[实用新型]一种巷道移动式支架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8775.2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0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华;郭田仁;辛东京;杨亚黎;朱良;孔伟;张燕青;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D23/18 | 分类号: | E21D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5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移动式 支架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巷道移动式支架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巷道支架包括底座,底座通过立柱及连杆机构与顶梁连接,支架没有与巷道底板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相适应的调节机构,以至于现有前后置整体式超前支架对巷道顶底板不平的情况适应性较差,在遇巷道底板恶劣情况时,支架易倾斜并使支架无法垂直于顶板接顶,不利于支架状态维护;同时由于采煤到后期,煤层煤越来越少时,巷道支架的位置就越来越难以摆放了,调节起来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巷道移动式支架底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通过在底座下端设置行走履带便于控制移动,同时底座上端设有转动体,便于调节上支撑板的位置,上支撑板设置于转动体上,承受上墙体压力,这样就需要在转动体上设有分解受力机构,采用在转动体上设多个支撑杆,这样就可以有效分解受力,保证底座移动方便,受力有保障,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巷道移动式支架底座,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底座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上端设有转动支撑体转动设置于连接件上,转动支撑体中间部分具有向外突出的外环部分,沿外环部分圆周分布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具有滑动轮,外环部分中具有放置滑动轮的凹槽,所述的底座下端不设有行走履带。
所述的左、右底座体外侧设有防倾斜机构,所述的防倾斜机构由滑动连接件和气缸构成,滑动连接件转动设置底座上,滑动连接件一端连接推动气缸。
所述的左、右底座体与连接件之间设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
所述的支撑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下端设置行走履带便于控制移动,同时底座上端设有转动体,便于调节上支撑板的位置,上支撑板设置于转动体上,承受上墙体压力,这样就需要在转动体上设有分解受力机构,采用在转动体上设多个支撑杆,这样就可以有效分解受力,保证底座移动方便,受力有保障,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巷道移动式支架底座,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底座体之间通过连接件2连接,连接件2上端设有转动支撑体3转动设置于连接件2上,转动支撑体3中间部分具有向外突出的外环部分301,沿外环部分301圆周分布设有多个支撑杆4,支撑杆4上端具有滑动轮401,外环部分中具有放置滑动轮的凹槽302,所述的底座下端不设有行走履带101,所述的左、右底座体外侧设有防倾斜机构,所述的防倾斜机构由滑动连接件5和气缸6构成,滑动连接件转动设置底座上,滑动连接件一端连接推动气缸,左、右底座体与连接件3之间设有多个穿孔7,多个穿孔7之间通过固定杆8固定,这样便于安装拆卸。上支撑板设置于转动体上,承受上墙体压力,这样就需要在转动体上设有分解受力机构,采用在转动体上设多个支撑杆4,这样就可以有效分解受力,保证底座移动方便,受力有保障,使用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未经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8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