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吞咽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9512.3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亮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吞咽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吞咽治疗仪。
背景技术
吞咽食物是人类为了生存所必须进行的行为。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人因为封闭性脑伤、颈椎损伤、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吞咽食物会有障碍,感觉困难。
吞咽又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之一,摄食到吞咽的过程至少需要六对颅神经、第一到第三颈神经节段以及口、咽和食道的共26块肌肉参与,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吞咽过程。目前,患有吞咽障碍的病人,大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意识和机械的物理训练,比如每次餐前用冰冻的棉棒角压前腭弓、后腭弓、软腭、咽后壁及舌后部等,训练难度大而且训练时间长。
最近,临床验证,采用电刺激能够帮助吞咽障碍的患者顺利吞咽食物,而不同的吞咽障碍病人对电刺激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目前的治疗设备,电源直接连接电刺激产生电路,不存在调节控制功能的控制模块,只能产生电流强度、脉宽和时间间隔都大小固定的电刺激,不能够满足不同吞咽障碍病人对不同电刺激的治疗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吞咽治疗仪,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吞咽治疗设备只能产生电流强度、脉宽和时间间隔都大小固定的电刺激,不能够满足不同吞咽障碍病人的治疗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吞咽治疗仪,包括:
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电刺激产生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电刺激产生模块相连接,发送控制信号给所述电刺激产生模块;
所述电刺激产生模块依据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相应的的电刺激;
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分别与所述电刺激产生模块相连接,接受所述电刺激产生模块产生的电刺激;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显示当前仪器的工作状态数据,接收客户对参数的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一端与能够与市电相连接的降压电路;
与所述降压电路另一端相连接的稳压电路。
优选的,所述控制信号包括:
间隔时间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刺激产生的间隔时间;
脉宽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刺激的脉宽;
电刺激强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刺激的电流大小。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间隔时间控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间隔时间控制信号;
脉宽控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脉宽控制信号;
电刺激强度控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电刺激强度控制信号。
优选的,所述电刺激产生的所述间隔时间为500毫秒~5000毫秒。
优选的,所述电刺激产生的所述脉宽为50毫秒~1000毫秒。
优选的,所述电刺激的电流大小为0毫安~25毫安。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交互控制按钮和所述电刺激信号的参数;
与所述显示单元相连接的触摸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交互控制按钮接收客户对所述治疗仪的触摸控制。
优选的,所述触摸控制单元包括:
启动子单元,用于接受客户对所述治疗仪的启动、工作、暂停或关机的操作;
触控子单元,用于接受客户对所述电刺激信号的参数所进行的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片的直径长度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的直径长度相等,为20毫米。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吞咽治疗仪,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电刺激产生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和电刺激产生模块相连接,发送控制信号给电刺激产生模块,电刺激产生模块依据所述控制信号会产生相应的的电刺激,电刺激通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传到人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电刺激产生模块产生电流强度、脉宽和时间间隔三者大小都可调节的电刺激,同时,人机交互模块能够显示当前仪器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能够接收客户对参数的设置,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吞咽障碍病人对不同电刺激的治疗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亮,未经董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9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含水层测试模拟装置
- 下一篇:焙烧坯高速取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