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深水质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0713.5 | 申请日: | 2014-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杜青林;颜婉茹;丁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液体采样器具,尤其是一种定深水质采样器。
背景技术
江河、湖泊、水库、水渠、水井等各类水域、水源,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水质化验分析是国家环保监管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受到污水排放影响的水域、水源,对其水质的化验分析更为重要。水质采样也有严格的要求,采样点一般有两处,一处是在水平面以下0.5米,另一处是在水底面以上0.5米。目前用的手工采样方法难以达到水深尺度的要求,误差较大,2007年11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题为“杆式定深水质采样器”(200620161739.1),虽然解决了深度采样问题,但其结构较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操作精度要求高,不易掌握,而且不适于有些狭窄区域(如水井)的水质采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深水质采样器,即能确定采样点的精确深度,而且操作简单,适合于各类场合的水质采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定深水质采样器,包括采样瓶、密封塞、深度标志绳、密封塞控制绳、拉伸弹簧、配重底座;深度标志绳的一端固定在采样瓶顶部的中心处;密封塞控制绳的一端固定在密封塞顶部的中心处;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采样瓶底部的固定环Ⅰ和密封塞底部的固定环Ⅱ上;配重底座固定在采样瓶底部的螺丝杆上。
密封塞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当密封塞控制绳处于松弛状态时,密封塞可将采样瓶的进样口封闭,当密封塞控制绳受到向上的拉力作用时,密封塞与采样瓶的进样口之间存在缝隙。
深度标志绳的表面有尺寸刻度,尺寸刻度的起点与采样瓶的进样口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目前用的手工采样方法难以达到水深尺度的要求,误差较大的缺点,而且操作简单,适合于各类场合的水质采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及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采样瓶;11. 固定环Ⅰ;12. 进样口;13.螺丝杆 ;2.密封塞;21.固定环Ⅱ;3.深度标志绳; 4.密封塞控制绳;5. 拉伸弹簧;6.配重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定深水质采样器,包括采样瓶(1)、密封塞(2)、深度标志绳(3)、密封塞控制绳(4)、拉伸弹簧(5)、配重底座(6);深度标志绳(3)的一端固定在采样瓶(1)顶部的中心处;密封塞控制绳(4)的一端固定在密封塞(2)顶部的中心处;拉伸弹簧(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采样瓶(1)底部的固定环Ⅰ(11)和密封塞(2)底部的固定环Ⅱ(21)上;配重底座(6)固定在采样瓶(1)底部的螺丝杆(13)上。
密封塞(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当密封塞控制绳(4)处于松弛状态时,密封塞(2)可将采样瓶(1)的进样口(12)封闭,当密封塞控制绳(4)受到向上的拉力作用时,密封塞(2)与采样瓶(1)的进样口(12)之间存在缝隙。
深度标志绳(3)的表面有尺寸刻度,尺寸刻度的零点与采样瓶(1)的进样口(12)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该水质采样器的操作过程是:当采集水平面以下0.5米处的水样时,将采样瓶(1)垂直置于水中,在采样瓶(1)下降的过程中,控制深度标志绳(3),使深度标志绳(3)与水平面相互垂直,同时,放松密封塞控制绳(4),使密封塞控制绳(4)处于松弛状态,密封塞(2)将采样瓶(1)的进样口(12)封闭。当深度控制绳(3)的刻度为0.5米处与水平面相齐时(即采样瓶(1)的进样口(12)顶部处于水平面以下0.5米处),控制深度标志绳(3),使采样瓶(1)不再下降,此时,向上拉紧密封塞控制绳(4),使密封塞(2)与采样瓶(1)的进样口(12)之间存在缝隙,水样通过密封塞(2)与采样瓶(1)的进样口(12)之间存在缝隙进入采样瓶(1)中,保持此状态5分钟后,放松密封塞控制绳(4),使密封塞控制绳(4)处于松弛状态,密封塞(2)将采样瓶(1)的进样口(12)封闭,利用深度标志绳(3)将采样瓶(1)拉出水平面,采样完毕。
当采集水底面以上0.5米处的水样时,先测量采样瓶(1)的进样口(12)的顶部与配重底座(6)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简称H1米),将采样瓶(1)垂直置于水中,在采样瓶(1)下降的过程中,控制深度标志绳(3),使深度标志绳(3)与水平面相互垂直,同时,放松密封塞控制绳(4),使密封塞控制绳(4)处于松弛状态,密封塞(2)将采样瓶(1)的进样口(12)封闭。当采样器的配重底座(6)的底部到达水底后,记录深度标志绳(3)与水平面相齐的刻度数(简称H2 米),然后向上拉深度标志绳(3),在采样瓶(1)上升过程中,控制深度标志绳(3),使深度标志绳(3)与水平面相互垂直,同时,放松密封塞控制绳(4),使密封塞控制绳(4)处于松弛状态,密封塞(2)将采样瓶(1)的进样口(12)封闭。当深度标志绳(3)与水平面相齐时的刻度数为:H1米+ H2米-0.5米时(即采样瓶(1)的进样口(12)顶部处于水底面以上0.5米处),控制深度标志绳(3),使采样瓶(1)不再上升和下降,此时,向上拉紧密封塞控制绳(4),使密封塞(2)与采样瓶(1)的进样口(12)之间存在缝隙,水样通过密封塞(2)与采样瓶(1)的进样口(12)之间存在缝隙进入采样瓶(1)中,保持此状态5分钟后,放松密封塞控制绳(4),使密封塞控制绳(4)处于松弛状态,密封塞(2)将采样瓶(1)的进样口(12)封闭,利用深度标志绳(3)将采样瓶(1)拉出水平面,采样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07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