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1012.3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延美;刘风霞;王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生活 污水 一体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针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主要选择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处理等,上述工艺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管理维护适当可以取得较好的水处理效果;但一般占地面积较大,一旦管理不善,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该污水处理装置充分利用厌氧生物过程与好氧生物过程的联合优势,运行成本低,易于管理维护,出水水质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沉淀池、厌氧折流反应池、好氧池、缺氧池,各相邻的反应池之间的液面差为10mm,形成厌氧-好氧-缺氧的处理过程,上述反应池之间水的流动通过隔板进行导流,隔板位于后一反应池内,进水口与前一反应池的上端相连,出水口位于后一反应池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厌氧沉淀池内入口处设有筛网,池底设有污泥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充分利用厌氧生物过程与好氧生物过程的联合优势,运行成本低,易于管理维护,出水水质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沉淀池1、厌氧折流反应池2、好氧池3、缺氧池4,各相邻的反应池之间的液面差为10mm,形成厌氧-好氧-缺氧的处理过程,上述反应池之间水的流动通过隔板进行导流,隔板位于后一反应池内,进水口与前一反应池的上端相连,出水口位于后一反应池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厌氧沉淀池1内入口处设有筛网5,池底设有污泥坑。
厌氧折流反应池加装体积比10-20%的软性填料,采用框架式结构,边部设有隔板;好氧池采用框架式软性填料,装填密度为50-70%;缺氧池加装30-40%的悬浮填料,该填料可预先接种反硝化聚磷菌,增强脱氮除磷效果,好氧池3底部设有曝气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1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