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松动紧固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1863.8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4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科 |
主分类号: | F16B39/10 | 分类号: | F16B39/1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动 紧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栓固定装置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松动紧固件组件。
背景技术
螺纹联接是利用螺纹零件构成的可拆联接,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但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或在高温或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螺纹联接中的预紧力和摩擦力会逐渐减小或可能瞬时消失,导致联接失效。螺纹联接一旦失效,将严重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事故。因此,在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螺母锁紧机构来保证联接安全可靠。最常见的螺母锁紧机构为轴用螺母两个,通过两个扳手逆向旋转,使两个螺母相互挤压,实现强力的锁紧,防止联接的松脱。
但是双螺母防松的方式并非绝对稳定,在冲击和振动载荷作用时,螺母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会减小甚至消失,特别是一些高频率高幅度的振动环境中,使用双螺母的防松结构仍然会松脱。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在振动环境下有效防止脱落的紧固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松动紧固件组件,能够在冲击和振动载荷作用时对螺母进行限位,有效防止螺母松动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松动紧固件组件,包括螺栓以及与螺栓配合的对工件进行限位的螺母,所述与螺栓相对工件同侧配合的螺母为至少两个,包括与工件接触的下螺母和对下螺母限位的上螺母,所述两个螺母之间设有一个对下螺母进行限位的定位帽扣,且定位帽扣套设在下螺母上,所述定位帽扣包括一个与对应螺母匹配的帽盖,以及帽盖上连接的一个用于扣住工件边沿的弯扣。
作为优选,所述帽盖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且敞口的内部形状与被限位的下螺母形状大小匹配,帽盖封闭一端的中部开有让对应螺栓通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弯扣的竖直截面为L形,包括一体成型的长臂与短臂,其长臂连接帽盖敞口一端的侧壁上,且短臂相对长臂的弯折方向与帽盖的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弯扣的短臂中部开有一个用于将定位帽扣固定在工件上的限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下螺母与工件之间设有减振部件,所述减振部件为橡胶垫圈或弹簧垫圈。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帽扣的弯扣部分厚度不低于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定位帽扣的帽盖套在与其大小匹配的下螺母上,弯扣的短臂扣住对应工件的边沿位置,这样定位帽扣如同一只固定扳手,限制了下螺母的松退,必要时候再使用螺钉穿过限位孔固定在工件上,对已经紧固的下螺母进行进一步的限位,有效防止松动。上螺母再从上方对定位帽扣进行限位固定,定位帽扣对于上螺母起到相当于一个弹簧垫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帽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中:1、定位帽扣;2、下螺母;3、上螺母;4、橡胶垫圈;5、弹簧垫圈;6、螺栓;7、工件;11、帽盖;12、长臂;13、短臂;14、限位孔;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防松动紧固件组件,包括螺栓6以及与螺栓6配合的对工件7进行限位的螺母,所述与螺栓6相对工件7同侧配合的螺母为至少两个,包括与工件7接触的下螺母2和对下螺母2限位的上螺母3,所述两个螺母之间设有一个对下螺母2进行限位的定位帽扣1,且定位帽扣1套设在下螺母2上,所述定位帽扣1包括一个与对应螺母匹配的帽盖11,以及帽盖11上连接的一个用于扣住工件7边沿的弯扣。
作为优选,所述帽盖11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且敞口的内部形状与被限位的下螺母2形状大小匹配,帽盖11封闭一端的中部开有让对应螺栓6通过的通孔15。
作为优选,所述弯扣的竖直截面为L形,包括一体成型的长臂12与短臂13,其长臂12连接帽盖11敞口一端的侧壁上,且短臂13相对长臂12的弯折方向与帽盖11的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弯扣的短臂13中部开有一个用于将定位帽扣1固定在工件7上的限位孔14。
作为优选,所述下螺母2与工件7之间设有减振部件,所述减振部件为橡胶垫圈4或弹簧垫圈5。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帽扣1的弯扣部分厚度不低于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科,未经刘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1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