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感应LED 照明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2960.9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邓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感应 led 照明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波感应LED照明配电箱。
背景技术
家庭内的配电箱如果发生跳电,需要用蜡烛、手电等照明来检查开关状态并对开关复位。在黑暗中找手电、装电池、点蜡烛都十分不便。故急需一种方便简单、可以微波感应开灯的LED照明配电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简单、可以微波感应开灯的LED照明配电箱。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微波感应LED照明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ED灯和微波感应模块,所述配电箱上设有LED灯,所述微波感应模块与LED灯串联连接,所述微波感应模块与电源电缆连接,所述微波感应模块内设有发射接收装置和LED灯驱动电路,所述微波感应模块通过LED灯驱动电路控制LED灯开关,所述发射接收装置内设有天线、微波振荡器、差分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天线与微波振荡器连接,所述天线与差分放大器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与电压比较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压比较器和LED灯驱动电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LED灯设有数个,所述数个LED灯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简单、可以微波感应开灯的LED照明配电箱。当感应到有人靠近配电箱活动时就点亮LED灯,为维修检查提供照明,方便、节能、安全。且探测角度广,灵敏度和可靠性高,电路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波感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电箱 2、LED灯 3、微波感应模块 4、LED灯驱动电路
5、天线 6、微波振荡器 7、差分放大器 8、电压比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微波感应LED照明配电箱,为配电箱面板提供照明,包括配电箱1,还包括LED灯2和微波感应模块3,配电箱1上设有LED灯2,微波感应模块3与LED灯2串联连接,微波感应模块3与电源电缆连接,微波感应模块3内设有发射接收装置和LED灯驱动电路4,微波感应模块3通过LED灯2驱动电路控制LED灯2开关,从而控制LED灯2开启和关闭。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电路单元。在实际电路中,通常结合反馈网络共同组成某种功能模块。由于早期应用于模拟计算机中,用以实现数学运算,故得名“运算放大器”。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实现在半导体芯片当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运放是以单芯片的形式存在。运放的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当中。
其中,发射接收装置内设有天线5、微波振荡器6、差分放大器7和电压比较器8,天线5与微波振荡器6连接,天线5与差分放大器7连接,差分放大器7与电压比较器8连接,串连使用,电压比较器8和LED灯驱动电路4连接。LED灯2设有数个,数个LED灯2串联连接。
微波振荡器6能够通过天线5发射无线微波,也能通过天线5接收该无线信号的反射信号,这两种信号经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差分放大器7放大后能够检出相位差的变化,并经下一级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比较器8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后,产生一个开关驱动信号,驱动LED灯2开关。
发射信号和返回信号同时输入差分放大器,输出端会得到一个输出值,当相位差是一个稳定值时,输出值也是稳定的,只需要继续循环即可。当相位差不是一个稳定值时,输出值会发生波动,波动信号与一个固定电压(阈值)比 较,当波动幅度超过阈值时,微波感应模块3输出一个控制电压打开LED灯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2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环境微纳米气溶胶湿式紫外吸收法在线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