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绳眼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3105.X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8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许琇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00 | 分类号: | A44B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眼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眼扣,尤其指通过物体的织带穿设于定位部的织带孔内,使得定位部的织带孔能于织带外部摆动,以供使用者拉动绳带时不会受座体的位置限制。
背景技术
按,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则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其多半系应用于鞋体、袋体或衣物等需调整松紧的物体使用,并通过设置于物体的绳带与扣具间的抽拉、伸缩,以调整该物体内部的容纳空间,且依据该物体的不同部位设置有不同构形的扣具。
请参阅图8、图9所示,为公知绳眼扣的立体外观图、公知绳眼扣应用于袋体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公知绳眼扣的座体A具有穿设部A1及固定的车缝片A2,而穿设部A1中接设有滚轮A3,滚轮A3贯穿座体A的上方部位组装有扣环A4,并于物体B外部装设有复数呈相对排列的绳眼扣A,各座体A的车缝片A2为分别车缝固定于物体B(如袋体或鞋体等)外部。再将绳带C穿入座体A的穿设部A1,而绳带C为靠附于滚轮A3,再以此方式将绳带C交互穿设于呈相对排列的复数座体A,以供绳带C于复数座体A间形成连续交错状,进而通过拉紧或松动复数座体A间的绳带C来调整物体B内部的容纳空间。
然而,由于公知绳眼扣是于座体A设有固定的车缝片A2,再由将车缝片A2车缝固定于物体B外部,此种设计于调整物体B内部容纳空间时,因座体A与物体B间的固定设置而无法摆动,而使得拉动绳带C时易因座体A的位置限制,进而产生绳带C卡固于穿设部A1的状况,而难以调整绳带C来增加或减少物体B内部的容纳空间。
因此,如何解决因座体A与车缝片A2间无法任意摆动而让使用者难以调整各座体A间绳带C的问题,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绳眼扣,以改进公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失。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可通过织带穿设于定位部的织带孔内来使得各织带能配合座体摆动方向的绳眼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绳眼扣,包括有座体,该座体于一侧横向贯通有供预设绳带穿设的通孔,而相对通孔的另侧再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为具有供默认物体的织带穿设的织带孔,并于实际应用时由定位部的织带孔于织带外部摆动,以供使用者拉动绳带时不会受座体的位置限制,进而提升座体与绳带间的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袋体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鞋体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公知绳眼扣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公知绳眼扣应用于袋体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座体,11通孔,111弧曲面,12定位部,121织带孔;
2绳带;
3物体,31织带;
A座体,A1穿设部,A2车缝片,A3滚轮,A4扣环;
B物体;
C绳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侧视剖面图、应用时的侧视剖面图、应用时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绳眼扣包括有座体1,该座体1于一侧横向贯通有供绳带2穿设的通孔11,再于相对通孔11的另侧设有具织带孔121的定位部12,且通孔11的内壁面中央朝定位部12方向弯曲形成弧曲面111。
请参阅图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袋体的立体外观图、应用于鞋体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绳眼扣可应用于袋体(如图6所示)、鞋体(如图7所示)或其它物体3,并通过座体1侧边定位部12的织带孔121供物体3外部的织带31穿设,后续再将织带31的二端车缝固定于物体3外表面,进而依此方式将复数座体1的定位部12分别定位于物体3外表面,使得各座体1定位于物体3外表面并呈相互对称排列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3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装设计用粉笔饼使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