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卤素灯灯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3266.9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群 |
主分类号: | H01K1/18 | 分类号: | H01K1/18;H01K1/3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4411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卤素灯 灯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卤素灯,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卤素灯灯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源行业在生产卤素灯、气体放电灯、汽车灯的时候必须通过点焊来实现卤素灯内泡(发光卤素灯珠)与芯柱的连接,以使灯泡发光。原因是现在的卤素内泡和芯柱是分离的。卤素灯内泡由甲企业生产,芯柱由乙企业生产,丙企业买来组装后在市场流通。如图1所示,现有的芯柱结构主要包括石英外壳1、发光灯丝2、钼铂3、杜镁丝4、连接支架5、喇叭6、排气管7、点焊连接处8、导线等,生产时直接将这几种材料用加氧的火焰结构在一起,就成了灯泡的芯柱。其作用是与灯泡外壳形成密封,便于灯泡内形成真空;安装在发光灯上或者点焊连接卤素灯珠。现有的卤素灯内泡的两根电极导线很短,约在八毫米左右,所述两根电极导线与芯柱的两根导线通过点焊连接实现发光,。这样的生产工艺有以下缺点:用工多,以现在普通生产线班产一万八的产量来算的话,仅点焊工序最少也要用工六到七个工人;真空卫生差,由于人手的多次接触,使得卤素灯内泡及芯柱的表面达不到生产工艺的要求,必然导致灯泡质量的下降;容易脱焊,手工点焊的技术参差不齐,再加上片面追求产量,焊点极易脱焊,从而造成成品率下降;产品外观一致性差;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新型卤素灯灯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卤素灯灯芯,包括卤素灯内泡和芯柱,所述卤素灯内泡包括灯丝、石英玻璃外壳和钼箔,石英玻璃外壳内充有卤元素;所述芯柱包括喇叭、铜导线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钼丝;所述灯丝、钼箔、钼丝、杜镁丝和铜导线依次连接;所述钼丝的一端伸入石英玻璃外壳内并且与石英玻璃外壳熔封。
本实用新型采用钼丝,以适应熔封石英玻璃时的两千度以上的高温,生产时,由于钼丝已经于石英玻璃外壳熔封,钼丝直接与杜镁丝连接,能够实现芯柱与卤素灯内泡的一次成型,因而取消了点焊连接卤素灯内泡和芯柱的工序,进而降低了成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两根钼丝之间的钼杆,钼杆的一端也伸入石英玻璃外壳内并且与石英玻璃外壳熔封。钼杆用于支撑李素等内泡和芯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钼丝以适应熔封石英玻璃时的两千度以上的高温,生产时,由于钼丝已经于石英玻璃外壳熔封,钼丝直接与杜镁丝连接,能够实现芯柱与卤素灯内泡的一次成型,因而取消了点焊连接卤素灯内泡和芯柱的工序,进而降低了成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钼杆,钼杆用于支撑李素等内泡和芯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卤素灯灯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2,本新型卤素灯灯芯,包括卤素灯内泡和芯柱,所述卤素灯内泡包括灯丝1、石英玻璃外壳2和钼箔3,石英玻璃外壳2内充有卤元素;所述芯柱包括喇叭4、铜导线5、杜镁丝6和排气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钼丝8;所述灯丝1、钼箔3、钼丝8、杜镁丝6和铜导线5依次连接;所述钼丝8的一端伸入石英玻璃外壳2内并且与石英玻璃外壳2熔封。还包括设置在两根钼丝8之间的钼杆9,钼杆9的一端也伸入石英玻璃外壳2内并且与石英玻璃外壳2熔封。本实施例采用钼丝8以适应熔封石英玻璃时的两千度以上的高温,生产时,由于钼丝8已经于石英玻璃外壳熔封,钼丝8直接与杜镁丝6连接,能够实现芯柱与卤素灯内泡的一次成型,因而取消了点焊连接卤素灯内泡和芯柱的工序,进而降低了成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钼杆9,钼杆9用于支撑李素等内泡和芯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群,未经赵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3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