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复合抗水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187.X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丁浩;方林;陈达章;王建华;蒋树屏;黄伦海;李广辉;郑炜;莫苹;许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复合 水压 结构 | ||
1.一种隧道复合抗水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堵水加固圈(2)、初期支护(3)、洞身防排水网络系统和二次衬砌(4)四部分组成,所述洞身防排水网络系统包括设置在初期支护(3)与二次衬砌(4)之间的防水板和二次衬砌背后的环向排水管(5),所述堵水加固圈(2)、初期支护(3)、洞身防排水网络系统和二次衬砌(4)由外至内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复合抗水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身防排水网络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初期支护(3)与二次衬砌(4)之间的纵向排水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复合抗水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洞内排水系统,所述洞内排水系统包括沿洞身长度方向设置于洞内路面下的侧排水沟(6)以及横向设置于洞内路面下且两端分别与侧排水沟(6)和纵向排水管(7)连通的横向排水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复合抗水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岩层(1),所述围岩层(1)与堵水加固圈(2)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复合抗水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加固圈(2)和二次衬砌(4)的断面为环状封闭壳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复合抗水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加固圈(2)包括一堵水层(2a),其通过混合有防水材料的注浆对所述围岩(1)进行堵水加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复合抗水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层(2a)具有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1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