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旧衣物非织物固体异物复式去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449.2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8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侯林君;高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林君;高安鹏 |
主分类号: | B07B15/00 | 分类号: | B07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39 | 代理人: | 吴建国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衣物 织物 固体 异物 复式 去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除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旧衣物非织物固体异物的复式去除机。
技术背景
本发明人在先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201420118064.7)中描述了一种混合材质废旧衣物再生可纺纤维生产设备,这种设备由废旧衣物臭氧负压消毒机、废旧衣物整理输送间、块状原料切断机组、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机、送料风机、纤维束原料自动沉降舱、絮状纤维束挤压进料装置、纤维加工机组、可纺纤维自动打包机组成。这种设备解决了混合材质废旧衣物再生可纺纤维的问题,但是在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机的工序中,还不能完全彻底地将非织物固体异物全部去除干净,还有将近20-30%左右的非织物固体异物留存在纤维束当中,因此影响到了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的效果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现有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设备中,非织物固体异物留存问题的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在废旧衣物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机上增加了一个二次去除废旧衣物非织物固体异物的装置,从而解决还有将近20-30%左右的非织物固体异物留存在纤维束当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废旧衣物非织物固体异物复式去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异物复式去除机是由机箱、一次去除装置总成、二次去除装置总成、送料风机组成;所述的机箱设有密闭隔板,密闭隔板将机箱分隔为两个密闭箱体,分别是一号箱体和二号箱体,一号箱体装有一次去除装置总成,二号箱体装有二次去除装置总成。
所述的一次去除装置总成是由压料辊、进料辊、导料板、固体异物拨离辊、纤维束导向板、纤维束挡板、一号金属管道、固体异物排出导向板组成。
所述的二次去除装置总成是由粉尘过滤筛筒、固体异物分离转子、二号金属管道、二次纤维束出口管、固体异物排出槽组成,筛筒上设有二次纤维束进料口、二次纤维束出料口、二次固体异物排出口。
所述的一号箱体设有一次进料口、一次纤维束输出口、固体异物排出口、固体异物排出传送带、一次固体异物转运箱、压料辊的轴承座、进料辊的轴承座、固体异物拨离辊的轴承座。
所述的二号箱体设有二次纤维束进料口、二次纤维束出料口、二次固体异物排出出料口、固体异物排出滑道、二次固体异物转运箱、除尘器、固体异物分离转子的轴承座。
所述的送料风机由电机、送料叶轮、一号箱体接口、二号箱体接口组成;
所述的送料风机安装在机箱1的顶部,通过一号金属管道与一次去除装置总成的出料口连接,通过二号金属管道与二次去除装置总成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的固体异物排出滑道安装在二号箱体外侧,固体异物排出滑道与二次固体异物出料口连接。
所述的固体异物分离转子,在转子上面设有转子分离齿,转子分离齿为锥形形状,呈螺旋式分布在转子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该去除机是一个全封闭的箱式结构,这个箱式结构里面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次去除装置总成,也称第一次去除工序,第二部分是二次去除装置总成,也称第二次去除工序。一次去除装置总成与二次去除装置总成是通过送料风机管道的连接,在风力的作用下,将一次去除装置总成去除固体异物后的纤维束输送到二次去除装置总成进行再一次的加工去除。该复式去除机的进料口与上一道工序块状原料切断机组的出料口连接,块状原料切断机组切割后进入到去除机里面的块状布料上带有非织物固体异物,如纽扣、拉链、挂钩、装饰物等,这些带有固体异物的块状布料经挤压传送至固体异物拨离辊前,经高速旋转的固体异物拨离辊对块状布料进行经纬分离,将固体异物与块状布料拨离,被拨离的固体异物,沿固体异物排出导向板经固体异物排出传送带输送至一次固体异物转运箱。此时,被拨离掉固体异物的块状布料已经呈纤维束状态,其中还含有少量的固体异物,它们经纤维束导向板由送料风机通过金属管道输送进入二次去除装置总成的粉尘过滤筛筒里面,经过呈螺旋分布锥形分离齿的转子进行双向旋转分离,残留在纤维束中的固体异物及残渣被与纤维束分离,从纤维束中分离出来的固体异物及残渣,经固体异物排出槽排出,沿固体异物排出滑道进入二次固体异物转运箱。经二次去除装置分离出的不含固体异物的纤维束,经二次出料口沿纤维束排出管道输送至纤维束原料自动沉降舱进入下一道工序。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林君;高安鹏,未经侯林君;高安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