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弹簧用凹槽阻尼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466.6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殷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隆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53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凹槽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弹簧用凹槽阻尼片。
背景技术
气弹簧目前在各行各业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其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是:主要由缸筒、缸筒内的活塞以及支撑杆和导向套等组成气弹簧,在活塞上设置有固定阻尼孔(或阻尼通道),在缸筒内充入高压氮气,气体压强作用在截面积不同的活塞两端,借助有杆腔和无杆腔的面积差,形成支撑杆的输出推力。工作时支撑杆回缩压入缸筒内;当加载在支撑杆上的外力消失后,则气体复原而膨胀,膨胀的气体推动活塞复位,将支撑杆推出,使气弹簧实现压缩运动和支撑运动。为达到阻尼平缓而避免惯性冲击,目前一些气弹簧在活塞端面沿轴向加工有阻尼孔,来起到阻尼作用,如图1所示,但此种结构阻尼孔,阻尼流向是沿轴向的贯通方向,极易因零件配合公差和缸筒内有杂质等因素造成支撑杆在支撑运动过程出现气弹簧摩擦声音大(油、气过阻尼孔声音)和气弹簧卡死(失效)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缸筒内氮气流向稳定、支撑杆伸出速度稳定、阻尼声音小的气弹簧用凹槽阻尼片。
本实用新型气弹簧用凹槽阻尼片,阻尼片靠近活塞端的端面沿径向设有阻尼凹槽,阻尼凹槽与轴向阻尼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阻尼凹槽截面形状设为U型,且与阻尼孔圆面积导通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气弹簧用凹槽阻尼片与活塞和活塞片一同装配在活塞杆上,凹槽阻尼片的凹槽装配方向贴近活塞端,通过与活塞上的O型圈配合实现阻尼。由于采用轴向和径向双向阻尼,消除了直通阻尼孔形式的气弹簧在支撑运动过程阻尼声音大和卡死的缺陷,有利氮气流向稳定,使支撑杆伸出速度稳定。另外,凹槽阻尼片横截面形状是U形槽,凹槽表面光滑无飞边、毛刺,更有利于氮气流向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气弹簧活塞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尼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气弹簧活塞系统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气弹簧用凹槽阻尼片1,与活塞2和活塞片3一同装配在活塞杆4上,通过与活塞O型圈5配合实现双阻尼。在阻尼片1靠近活塞端的端面沿径向开设阻尼凹槽11,阻尼凹槽11的长度适宜,应与活塞阻尼孔21相通。阻尼凹槽11可对称设为两个,即形成两个阻尼流向。另外,阻尼凹槽11的横截面形状是U型槽,且与阻尼孔21圆面积导通量相同,可采用可调控尺寸的高性能模具形式完成,阻尼凹槽表面光滑无飞边、毛刺,更有利于氮气流向稳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轴向和径向双向阻尼,将现有气弹簧活塞系统中直通式阻尼孔方式的弊端消除,气弹簧受外力作用支撑杆在压缩过程时,缸筒内的氮气从无杆腔6经阻尼凹槽11、活塞阻尼孔21流向有杆腔7,在伸展回弹过程时,缸筒内的氮气从有杆腔7必须经过活塞阻尼孔21、阻尼凹槽11流回无杆腔6,O型圈5为有杆腔6和无杆腔7密闭介质,消除了传统直通阻尼孔形式的气弹簧在支撑运动过程阻尼声音大和卡死的缺陷,有利氮气流向稳定,使支撑杆伸出速度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隆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隆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