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状式液压挺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5034.7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吴辉辉;徐关寿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状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状式液压挺柱。
背景技术
液压挺柱具有自动补偿气门间隙的功能,减少了配气机构的冲击和噪音,减少了配气机构各工作面的磨损,改善了发动机的排放和燃烧效率等特点。
现有液压挺柱结构目前公开的有几种样式的结构:
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文献CN201593451U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撑元件,此种结构柱塞为冷镦后机加工成型,加工工艺复杂,费时费力,柱塞颈部的材料被切削加工后,切断了材料金属流线,颈部的壁厚比其它位置薄,两横截面尺寸突变,造成应力集中,对柱塞整体强度影响较大。
如图2所示,中国专利文献CN201228569Y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撑元件、此种结构柱塞外径上有一窄的V型环槽,油孔开在V型环槽上方。此种V型环槽的结构的缺陷是当装配上限位卡簧时,卡簧只能随着柱塞一起上下滑动,可能引起卡簧磨损面断裂。油孔位置在V型槽上的外圆柱面上,当液压介质中通过此小孔流通时,液压介质里面的杂质就可能进入到壳体与柱塞的配合间隙里面,造成液压挺柱卡死,失去自动调节功能。
如图3所示,中国专利文献CN102767405公开的液压支撑元件,此种结构柱塞由两个零件组成,所以在单独加工单个零件的时候加工难度降低;但是因为需要对这两个零件分别加工,生产成本高,特别是两产品接触端面的跳动度要求很高,如果跳动度超差时,会产生侧向力,进而可能造成柱塞在壳体内卡滞,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
中国专利文献CN102788154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液压挺柱柱塞及其整体滚压成型方法,球部、杆部和主体部一体成型,三者壁厚均相等。这个方案解决了分体式柱塞和传统机加工柱塞存在的技术缺陷。
但申请人经探究发现,柱塞的受力并非各部分均匀受力,特别是头部与颈部是受力的重点区域,是产生应力疲劳的隐患所在,而等壁厚一体成型工艺虽然增加了柱塞的整体强度,但是未解决应力集中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体式柱塞的液压挺柱,结构简单牢靠,其中,单体薄壁空腔柱塞的强度薄弱区域的壁厚增加设计,兼顾了增大柱塞内腔储油量和提高疲劳强度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柱状式液压挺柱,具有一壳体,在壳体中对应安装有一柱塞,在柱塞的下端面和壳体下侧之间延伸一用于液压介质的高压腔,该高压腔能通过一朝向该高压腔打开的止回阀封闭,在壳体外径上设有一用于液压介质流通的外环槽,在壳体的径向内侧设有一用于液压介质流通的内环槽,内环槽和外环槽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壳体油孔,所述柱塞由封闭的半球形头部、杆部和主体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的头部和杆部之间设有一个内凹的颈部,该颈部的壁厚为柱塞其余部分壁厚的105%~120%。
本方案提供的柱塞通过增加的颈部的壁厚,避免了颈部厚度过薄产生疲劳强度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厚增厚方案可以增加液压挺柱的疲劳强度,提供足够的安全系数,过厚的壁厚则加工制造困难,产品重量增加明显,有悖于产品的轻量化要求。
所述增厚方案采用冷镦后再滚压成型,通过模具使柱塞的轴向在滚压成型时处于受压状态,由于模具限制了金属材料轴向流动,从而使得材料仅能径向流动,达到滚压后增加颈部厚度的目的。
优化地,所述柱塞的头部壁厚为柱塞其余部分壁厚的105%~120%,本方案提供的柱塞通过增加的球头部的壁厚,避免了球头部厚度过薄产生疲劳强度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厚增厚方案可以增加液压挺柱的疲劳强度,提供足够的安全系数,过厚的壁厚则加工制造困难,产品重量增加明显,有悖于产品的轻量化要求。
所述增厚方案采用冷镦后再滚压成型。冷镦时通过在球头部位预缩口,限制金属材料的轴向流动,达到增厚头部的目的
优化地,所述柱塞为冷镦后再滚压成型,柱塞外径设有一个与壳体内环槽对应的内凹宽环槽,内凹宽环槽内有一个或多个油孔,通过油孔液压介质流到柱塞的储油腔中,该内凹宽环槽的槽底部宽度不小于柱塞油孔直径,所有油孔的孔心均应在内凹宽环槽的中线以上。
中国专利文献CN201228569Y公开的:
1、柱塞内有转向件的缺陷是在柱塞加工成型时不能一次加工完成,需多道工序完成,费时费力。在柱塞与柱塞内腔体之间有细小的间隙,在热处理及后续加工时产生的杂质不容易清理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5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穿管的引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贫血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