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5135.4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朝亮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龙卷风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该装置人工产生龙卷风,利用该人造龙卷风具有涡漩聚束性,可高效的排除含有烟气、有害气体、粉尘等的污染空气。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发展,人们集中生活聚集,废气排放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浓度高,且与空气中的灰尘掺杂,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人类能够生存的大气层较低,自然状态下有的区域空气调节差。
传统的人工产生龙卷风装置,在管子或者容器等的圆筒体内设置空气吹出喷嘴,从该空气吹出喷嘴沿圆筒体的壁面吹出空气,并从吸引口中吸引空气,从而形成人造龙卷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该装置人工产生龙卷风,利用该人造龙卷风具有涡漩聚束性,可高效的排除含有烟气、有害气体、粉尘等的污染空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包括若干空气风输送管和送风机,送风机吹出空气风,送风机的风口分别与对应空气风输送管的一端气密连接,还包括螺旋引导体,所述螺旋引导体为上端开口的锥形台体。
螺旋引导体的侧壁上均匀分布若干圆孔,且同一段面上均匀分布若干圆孔,其中所述圆孔的轴线与螺旋引导体的侧壁的外壁相切,同一段面上圆孔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相同,不同断面上夹角不同,夹角α的范围为75°-90°之间。
所述螺旋引导体的上台面的直径至少是下台面直径的两倍,所述螺旋引导体的侧壁与下台面的夹角β的范围为10°-20°之间。
所述空气风输送管的另一端与螺旋引导盘上的圆孔配合密封连接。
所述送风机将空气风从其风口,经空气风输送管吹至而螺旋引导体的空腔中,螺旋引导体的侧壁的同一段面上均匀分布的若干圆孔内同时吹出空气风形成气帘,且同一段面上若干圆孔吹出的空气风吹出方向向着同一转动方向,在空气风输送管输出的气帘的伴流作用而形成旋转气流,螺旋引导盘的上端开口吸引空气,旋转气流向螺旋引导体的中心轴线部聚束,使所述气帘内产生向着螺旋引导体开口的人造龙卷风。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机与所述螺旋引导体间的间距不小于20米。
本实用新型的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该装置人工产生龙卷风,利用该人造龙卷风具有涡漩聚束性,可高效的排除含有烟气、有害气体、粉尘等的污染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产生龙卷风,使空气产生对流,将地面的空气卷起到上部,遇到尘埃,凝结,完全能够形成降雨的条件,同时,在空气形成对流的过程当中,稀释空气,达到空气清新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的螺旋引导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引导体上的进风孔A-A剖视放大图。
图3为从上方看到的本实用新型的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一实施例中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的人造龙卷风产生原理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的人造龙卷风产生原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分别本实用新型的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的螺旋引导体的剖面示意图和螺旋引导体上的进风孔A-A剖视放大图。一种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包括若干空气风输送管和送风机,送风机吹出空气风,送风机的风口分别与对应空气风输送管的一端气密连接,还包括螺旋引导体1,螺旋引导体1为上端开口的锥形台体,上台面的直径大于下台面3的直径,螺旋引导体的侧壁上均匀分布若干圆孔2,且同一段面上均匀分布若干圆孔2,其中圆孔2的轴线与螺旋引导体1的侧壁的外壁相切,同一段面上圆孔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相同,不同断面上夹角α不同,夹角α的范围为75°-90°之间,空气风输送管的另一端与螺旋引导盘上的圆孔2配合密封连接。
所述螺旋引导体的上台面的直径至少是下台面直径的两倍,所述螺旋引导体的侧壁与下台面的夹角β的范围为10°-2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人造龙卷风发生装置,空气风输送管的一端和送风机的风口气密连接,空气风输送管的另一端与螺旋引导盘上的圆孔配合密封连接。空气风输送管的直径和螺旋引导盘上的圆孔直接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朝亮,未经陈朝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5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部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低性能终端的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