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5782.5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0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晋平;丸林芳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相关技术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3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068435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支撑座垫的前框架结构,后支架支撑座垫的后框架结构,所述后框架结构与所述前框架结构一体形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车辆座椅包括座垫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经由支架固定到地板(JP-A-2012-30632)。具体而言,支架由板形成,所述板被联接到一对左右滑轨,其被安装在地板上以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在框架结构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联接到由板形成的支架的侧向表面时座垫由支架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上述现有技术具有支撑强度弱的问题,这是因为座垫的框架结构仅在侧向方向上由支架支撑。做出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构造一种支撑座垫的框架结构的具有高结构强度的简单支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前支架,所述前支架支撑座垫的前框架结构;和后支架,所述后支架支撑所述座垫的后框架结构,所述后框架结构与所述前框架结构一体形成,其中,所述前支架从下侧抵接所述座垫的所述前框架结构以从所述下侧支撑所述前框架结构,并且其中,所述前支架从侧面抵接所述座垫的所述后框架结构以从所述侧面支撑所述后框架结构。
因此,由于座垫的前框架结构由前支架从下侧支撑,所以前框架结构以高支撑强度被支撑。此外,由于座垫的与前框架结构一体形成的后框架结构抵接并联接后支架的侧向表面,所以即使在后支架在高度方向上延伸以支撑座椅靠背或附接安全带扣环的情况下,后框架结构也能够以良好的状态附接到后支架。因此,支撑座垫的框架结构的支撑结构能够被简化并且增加结构强度。
此外,所述座垫的所述前框架结构和所述后框架结构中的每个可由管材制成,并且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的、所述管材抵接的每个表面设有凹部,该凹部被成形为接纳并配合所述管材。
因此,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设有凹部的简单构造,前座垫的框架结构和后框架结构能够由这些支架强力地支撑。
另外,所述后支架可以从所述座椅的外侧支撑所述座垫的所述后框架结构。
因此,可以通过后支架可靠地抑制座垫的后框架结构向外打开,由此进一步增加后框架结构的支撑强度。
另外,所述后支架可以由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板材制成,并且所述后支架支撑座椅靠背。
因此,由于座垫的后框架结构能够联接到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在高度方向上延伸从而以良好的状态支撑所述座椅靠背,所以可以实现合理的构造。
此外,所述座垫的所述框架结构可以由在平面图中被弯曲成U形以符合所述座垫的左右侧向部和前部的管材制成,所述后支架可以是分别支撑被弯曲成U形的管材的左右后端的一对后支架,加强框架可以一体桥接在所述一对后支架之间,并且,在乘客的正下方支撑所述乘客的就座负载的支撑构件桥接在所述加强框架和符合所述座垫的前部的所述管材的前框架之间。
因此,由于乘客的就座负载被支撑在具有高支撑强度的前后框架结构之间,所以支撑座垫的框架结构的支撑结构能够被简化,并且其结构强度能够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2是座垫的框架结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座垫的框架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箭头IV方向截取的视图;
图5是沿图3中的箭头V方向截取的视图;
图6是沿图3中的箭头VI方向截取的视图,以及
图7是沿图3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将参照图1-7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座椅1(车辆座椅)的构造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座椅1被构造成用作车辆的驾驶员座椅,并包括用作就座乘员的背靠的座椅靠背2和作为就座部分的座垫3。座椅靠背2在其左右侧具有下端部,且下端部分别连接到座垫3的左右两侧的后端部且由其支撑。座垫3具有底表面部,所述底表面部经由一对左右滑轨4连接到地板F并由地板F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5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