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保护齿的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6490.3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1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益雄;李丹;陈欣宏;李优旺;魏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晶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04 | 分类号: | B28D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锯片。
背景技术
金刚石锯片一般是由圆形基体及附着于基体外周的金刚石刀头构成,金刚石刀头的厚度略大于基体的厚度,在切割或打磨石英石、人造岗石、玻璃、石材、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时,随着锯入深度的不断增加,由于操作疏忽或者控制不精确,可能会出现深度超过金刚石刀头的长度的情形,金刚石刀头末端处的基体就会接触到切割材料,而由于遭受切割材料废粉的摩擦和磨损,金刚石刀头末端处的基体会减薄,其强度也随之下降,因此容易出现疲劳变形,甚至产生断裂、飞齿等严重生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保护齿的锯片,以减少切割过程中切割材料对基体的破坏,避免发生因基体强度变弱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带保护齿的锯片包括基体及附着于基体外周的金刚石刀头,关键在于所述基体还附着有保护齿,所述保护齿的一端位于基体的边缘,另一端向基体的中心延伸,所述保护齿的长度大于金刚石刀头的长度。
在切割过程中,基体外周的金刚石刀头与保护齿同时参与对材料的切割,当切割的深度越来越深时,由于操作疏忽或者控制不精确,可能会出现深度超过金刚石刀头的长度的情形,此时就只有保护齿的内端对材料进行切割,而保护齿的内端对应的就是金刚石刀头末端处的基体,因此该处的基体不会直接接触到切割材料,也就不会使基体受到损伤,延长了基体的寿命,提高了安全性。为方便生产制造,上述保护齿的材料最好与金刚石刀头的材料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齿为朝向锯片转动方向弯曲的弧形,这样保护齿与切割材料的接触是渐进式的,两者之间的阻力随着锯片的转动而逐渐增加,因此不会突然施加给保护齿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力,有利于保护保护齿。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齿的中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开口并延伸至基体的边缘,凹槽的另一端封闭。在保护齿切割材料时,会产生一些碎屑,不过不能及时、顺畅地排出碎屑,该碎屑就会对基体造成摩擦,对基体造成损害。保护齿内设有凹槽,碎屑可以积聚在凹槽内,并随着锯片的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凹槽排出,非常有利于基体的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锯片包括多个长度不同的保护齿,且不同长度的保护齿交错排列。这样在切割深度刚刚超过金刚石刀头的长度时,参与切割的保护齿比较多,保护齿的切割能力不会出现急剧下降,因此不会造成保护齿断裂或者脱落。一般来说,操作者不会使切割深度大大超过金刚石刀头的长度(那样不符合锯片的使用规范),因此也就无需所有的保护齿长度都很长,仅需部分保护齿的长度较长以实现一定的预防作用即可,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在保护齿的旁侧设有镂空孔,且镂空孔与基体边缘的距离小于长度最长的保护齿的长度。镂空孔不仅可以降低整体重量,而且可以提升基体的散热能力和排屑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带保护齿的锯片通过设置结构独特的保护齿,可以有效防止切割过程中切割材料对基体的损坏,从而延长锯片的使用寿命,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保护齿的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保护齿的锯片包括基体1及附着于基体1外周的金刚石刀头2,基体1的中央设有安装孔6,基体1还附着有多个长度不同的保护齿3,且不同长度的保护齿3交错排列;所述保护齿3的一端位于基体1的边缘,另一端向基体1的中心延伸,所述保护齿3的长度大于金刚石刀头2的长度;保护齿3为朝向锯片转动方向弯曲的弧形,保护齿3的中央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一端开口并延伸至基体1的边缘,凹槽4的另一端封闭;为方便生产制造,上述保护齿3的材料、生产制造工艺与金刚石刀头2一致。
基体1在保护齿3的旁侧设有镂空孔5,且镂空孔5与基体1边缘的距离小于长度最长的保护齿3的长度。镂空孔5不仅可以降低整体重量,而且可以提升基体1的散热能力和排屑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晶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4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多辊行星自动无缝对接塑精炼两用再生橡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浆搅拌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