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浓度少于15毫克的除尘系统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6840.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肖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业军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治河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浓度 少于 15 毫克 系统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备,具体的涉及一种浓度少于15毫克的除尘系统装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冶金炼钢电炉和以原煤为燃料的锅炉增加很多,这些炉窑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危害,然而减少或降低炉窑排放污染物的主要途径是与炉窑相配套的各类消烟除尘器,所以除尘器的性能和效率是决定一台炉窑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程度的关键所在。但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设备体积庞大,且除尘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近年来空气中的PM2.5的增多,人们对企业除尘处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开发一款粉尘处理能力高的除尘设备迫不及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浓度少于15毫克的除尘系统装备,能有效的除去气体中的粉尘,其除尘能力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除尘浓度少于15毫克的除尘系统装备,包括进气管道、除尘箱、水箱,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除尘箱的气体入口相连通,所述水箱与所述除尘箱的气体出口相连,所述进气管道为多波浪形的管道,在所述多波浪形管道的每个弯折处设有滤网,所述除尘箱内设有重力沉降室,在重力沉降室上配设有气流旋转器,所述除尘箱的气体入口与所述重力沉降室相连通,所述除尘箱中还设有粉尘过滤布袋,在所述除尘箱的底部设有粉尘出口,在所述除尘箱侧壁的底部设有扫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四级除尘处理,第一级通过波浪形的进气管道,利用惯性的原理对气体进行第一次除尘处理;然后在经过重力沉降室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气体中的粉尘沉积下来,添加气流旋转器,能使粉尘沉积的更快,实现第二级除尘处理;经过二级除尘处理的气体再通过粉尘过滤布袋进行第三次除尘处理;经过第三次除尘处理的气体排放至水箱中,通过水来吸收气体中的剩余的粉尘,使得最后排出的气体中粉尘浓度很小,达到除尘浓度少于15毫克;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尘浓度少于15毫克的除尘系统装备结构简单,而且体积也可以做的很小,实用、方便,更加重要的是除尘能力强,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PM2.5,实现环境保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除尘箱的底部为一坡度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除尘箱的底部为一坡度结构,有利于粉尘的排出。
进一步,所述除尘箱的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除尘箱侧面的下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气体入口设置在除尘箱的侧面下部,有利于粉尘因重力下沉,增加除尘效果。
进一步,所述除尘箱的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除尘箱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除尘箱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水箱中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除尘箱中出来的气体经过管道通入水箱中,可以使气体充分与水箱中的水结合,提高除尘能力。
进一步,在所述管道上设有回流止水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回流止水阀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回流至除尘箱中浸湿粉尘过滤布袋而影响粉尘过滤布袋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所述粉尘过滤布袋设置在所述除尘箱的上部,所述粉尘过滤布袋将所述除尘箱分为两个腔室,分别为粉尘处理腔室、气体排放腔室,所述重力沉降室位于所述粉尘处理腔室中。
进一步,所述多波浪形的进气管道的每个折弯处的底部设有管道孔,所述管道孔上配设有孔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多波浪形的进气管道的每个折弯处的底部设有管道孔,所述管道孔上配设有孔盖,通过打开孔盖,方便对进气管道中沉积的粉尘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浓度少于15毫克的除尘系统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进气管道,1.1、滤网,2、除尘箱,2.1、气体入口,2.2、气体出口,2.3、粉尘出口,2.4、重力沉降室,2.5、气流旋转器,2.6、粉尘过滤布袋,2.7、扫尘器,3、水箱,4、管道,4.1、回流止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业军,未经肖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电容触摸检测电路
- 下一篇:皮带式传动主轴同步打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