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排气微粒采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8433.9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徐群杰;苏岩;洪伟;解方喜;陈丽丽;赵一;王亚川;丁明峰;刘鑫龙;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排气 微粒 采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颗粒物采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微粒采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来源,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到空气中,而很大一部分被人体所吸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汽车尾气中的微粒,其成分极为复杂,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后可以在体内滞留很长时间,沉积在人体支气管和肺泡内的微粒,将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微粒中SOF含有的一些多环芳香烃,具有极高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对环境及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目前,国内外汽车尾气中的微粒研究很多。而对汽车尾气中微粒进行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一套可行的且效率高的微粒样品收集系统。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微粒粒径等可以使用尾气测定仪直接测定,而微粒质量,可溶性有机物等则需要收集处理后才能进行测定,这就需要有对汽车尾气中的微粒进行精确收集的采样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精确收集发动机排气中微粒的采样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采样袋收集发动机排放尾气,用抽气泵将稀释在采样袋内的尾气抽出流经微粒采样器,从而使尾气中的微粒吸附在安装在滤纸垫板上的滤纸上。
本实用新型由采样袋1、流量调节阀Ⅰ2、气体温度计3、微粒采样器上盖4、滤纸垫板5、微粒采样器下盖6、流量调节阀Ⅱ7、滤清器8、抽气泵9、三通管10、流量调节阀Ⅲ11、微粒采样器接头12、滤纸13、累计流量计14和采样袋接头15组成,其中三通管10左端经抽气泵9与滤清器8固接;三通管10右端设有流量调节阀Ⅲ11;三通管10上端设有流量调节阀Ⅱ7,并经微粒采样器接头12与微粒采样器下盖6固接;采样袋1出口端设有流量调节阀Ⅰ2,并经采样袋接头15、气体温度计3、累计流量计14与微粒采样器上盖4固接;滤纸13置于滤纸垫板5上,滤纸13和滤纸垫板5一起置于微粒采样器下盖6和微粒采样器上盖4之间。
本实用新型是实现在发动机台架上收集发动机尾气中的微粒。通过采样袋1收集发动机排放尾气,用抽气泵9将采样袋内的尾气抽出流经滤纸13,从而实现对发动机排气中微粒精确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收集存放稀释尾气的采样袋1通过采样袋接头15接在采样系统上。打开抽气泵9,同时调节流量调节阀Ⅱ7和流量调节阀Ⅲ11调节抽气流速,防止抽气流速过快损坏滤纸,影响实验精度。稀释尾气流经气体温度计3,精确测量稀释尾气温度。稀释尾气接着流进累计流量计14,精确测量尾气量。稀释尾气顺着管道流进微粒采样器,使尾气中的微粒吸附于安装在滤纸垫板5上的滤纸13上,精确收集稀释尾气中的微粒。接着稀释尾气流经三通管10,最后被抽气泵9抽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两个流量调节阀可以调节抽气泵抽气速度,防止抽气过快即减少抽气管路中真空度,避免滤纸损坏或微粒穿透滤纸,造成实验误差。
2.流量计进气端安装气体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稀释后的尾气温度,便于精确测量稀释尾气的体积。
3.微粒采样器安装、滤纸安装和收取方便。
4.采样袋出口端安装流量调节阀,可保证采样袋的密封性能,同时也可以调节稀释尾气的流出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排气微粒采样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采样袋2.流量调节阀Ⅰ3.气体温度计4.微粒采样器上盖5.滤纸垫板6.微粒采样器下盖7.流量调节阀Ⅱ8.滤清器9.抽气泵10.三通管11.流量调节阀Ⅲ12.微粒采样器接头13.滤纸14.累计流量计15.采样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到的流量调节阀Ⅰ2、流量调节阀Ⅱ7和流量调节阀Ⅲ11都是手动的节流阀,抽气泵9采用的是高负压微型真空泵,采样袋1可以选择市售专门收集发动机尾气排放的采样袋,由微粒采样器上盖4和微粒采样器下盖6组成的微粒采样器采用自己设计制造的采样器,便于滤纸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8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