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透气防爆电热水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9067.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敏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透气 防爆 热水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透气防爆电热水袋。
背景技术
电热水袋(俗称电暖宝)外形新颖、储热量大、保温时间长,结构特点合理,使用方便,为冬季暖手、暖足的理想用品。电热水袋可分为电极式、电热丝式和电热管式。目前因为电极式电热水袋容易发生漏电和爆裂危险被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允许继续销售的是安全性高的电热丝式和电热管式电热水袋。现有的电热水袋在通电加热时产生的气体不能自动排出,如果温控装置失效就会使气体不断累积,压力过大而导致电热水袋爆炸,造成安全事故;即使温控装置完好,随着不断反复加热使用,电热水器内的气体也会逐渐增加,不及时排出残余的气体,也会引起压力过大最终导致爆炸。现在每年都有多起因电热水袋内压过大及温控失效或现有的过压保护装置性能不佳造成电热水袋爆炸的烫伤事故发生,电热水袋的安全性越来越令人担忧。
经检索,已有针对解决上述电热水袋易发生爆炸问题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号ZL201020216430.4,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3月16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新型的电热水袋过压保护防爆装置,该申请案涉及一种电热水袋防爆装置,由单向阀、固定底座和碳电极及支架组成,单向阀通过引线与固定底座相连,固定底座与电极及支架相连,在电热水袋加热或使用过程中压力增大时势必造成电热水袋膨胀,体积增大,由于是袋装结构按传统的使用方法,这时固定在电热水袋内两侧的单向阀和底座距离会相应增大,当达到动作距离并使连接两者间的连线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使单向阀(拉动阀芯柱压缩密封弹簧)开启,这时过压保护即生效。它比传统上由温控压力再由压力反馈控制加热温度的技术有突破性的改进,温度和压力控制方面相互独立,可靠性高,在结构上压力控制方面基本上不影响发热部分工作,在袋内压力过大达到保护动作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发热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各种情况下均可为电热水袋提高可靠的使用温度,即使在温控结构失效的情况下也能把过度加热产生的高压气体排放掉,将压力迅速降到正常水平,有效避免电热水袋爆炸的事故发生。但该申请案的气体排出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势必带来成本的增加,且并不能确保热水袋内的液体一定不会随着气体溢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不利于具有该防爆装置的电热水袋的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热水袋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难以及时排出、防爆性能差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透气防爆电热水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确保电热水袋内的气体及时排出,使电热水袋内的压力维持在安全范围内,防止了电热水袋在加热过程中爆炸,且在排出气体的同时,其内的液体不会排出,安全性高,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电热水袋的推广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透气防爆电热水袋,包括袋体、加热装置和排气注液口,所述的加热装置和排气注液口均密封安装于袋体上,还包括防爆透气装置,所述的防爆透气装置安装于袋体的中间位置,且与加热装置位于袋体的同一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爆透气装置包括透气孔座、透气塞管和防水透气膜,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设置于透气塞管的一端,所述的透气塞管连同防水透气膜一起胶接于透气孔座中,所述的透气孔座与袋体密封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座、设于安装座上的插座、电热管和用于连接电热管的连接管,所述的安装座与袋体密封连接,所述的电热管为环形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热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及电热管的中部均套设有用于防止电热管与袋体相接触的橡胶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热管上套设有用于防止电热管与袋体相接触的隔离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袋体的内层材质为PVC或橡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袋体内的储热介质为水。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透气防爆电热水袋,其防爆透气装置安装于袋体的中间位置,且与加热装置位于袋体的同一面上,可以确保电热水袋内的气体及时排出,使电热水袋内的压力维持在安全范围内,防止了电热水袋在加热过程中爆炸,且在排出气体的同时,其内的液体不会排出,安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敏,未经刘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9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子植物花部器官的线粒体荧光标记方法
- 下一篇:二级搅拌浆料充填模型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