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平衡防绕击避雷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9797.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珍;黄宗泽;张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防绕击 避雷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输电线路避雷装置,具体为一种自平衡防绕击避雷针。
背景技术
由于架空输电线路长期处在空旷的山区地带,容易被雷击中造成线路跳闸,特别是雷电流常常会绕过安装在最上面的避雷线击中中线和下线,因此需要安装防绕击避雷针,可以有效防止雷电流绕击中线和下线。目前安装在导线上的防绕击避雷针只是单向的,不能完全防止被雷击(雷可以从与避雷针相反的一侧绕过从而击中下方的导线);同时由于防绕击避雷针一般套在导线上(粘附或者紧套),长时间在风震的影响下,方向容易变动,不能有效起到防雷的作用。所以需要研制一种可以防绕击且能够起到自平衡的避雷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架空输电线避雷针容易发生转动且不能完全避免雷电击中中部和下部导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平衡防绕击避雷针。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平衡防绕击避雷针,包括一个套设在避雷线上的呈环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两侧分别水平连接有一个避雷针;所述两个避雷针均通过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环的外侧壁上,连接件紧套在避雷线上;避雷针与避雷线相互垂直。
连接件的两侧均水平连接有一个避雷针,连接环套在位于最上部的避雷线上,连接环两侧与避雷线相垂直的避雷针能够从两个方向起到有效的避雷的作用,有效防止雷电绕击到位于下方的中线和下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采用滚珠轴承;所述两个避雷针的质量结构均相同;所述两个避雷针均通过一端固定连接在滚珠轴承的外侧壁上;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圈紧套在避雷线上。
连接件采用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内圈与导线相互定位连接(粘结或者紧固),滚珠轴承的外圈两侧水平连接有一对避雷针,两个避雷针的结构质量完全相同,可以很好的起到平衡的作用;当整个装置因为风或其它外力相对于避雷线发生转动时,由于两个避雷针结构完全相同,因此可以在滚珠轴承外圈的带动下自行转动保持平衡,始终维持水平方向,有效的保护好位于下方的导线不被雷击。
本实用新型通过滚珠轴承的设计使整个装置可以保持自平衡,同时能够防止雷电绕过避雷装置击中位于下方的导线引起短路,实现了双重功能,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具体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1-避雷线,2-连接件,3-避雷针,4-铁塔,5-导线,6-自平衡防绕击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平衡防绕击避雷针,包括一个套设在位于最上部的避雷线1上的呈环状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外壁两侧分别水平连接有一个避雷针3;所述两个避雷针3均通过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环2的外侧壁上,连接件2紧套在避雷线1上;避雷针与避雷线相互垂直。 所述连接件2采用滚珠轴承;所述两个避雷针3的质量结构均相同;所述两个避雷针3均通过一端固定连接在滚珠轴承的外侧壁上;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圈紧套在避雷线1上。所述避雷针3的长度为2~3(可选择2.0米、2.2米、2.4米、2.6米、2.8米、3.0米)米。
如图1所示,两个避雷针3均通过一端固定在滚珠轴承的外圈上,可以自动保持平衡,当内圈相对于避雷线1发生转动时,外圈可以相对于内圈适当转动维持避雷针3在水平位置。图2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安装的结构示意图。整个装置套设于避雷线1上,两个避雷针3的连线与避雷线1呈垂直,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起到保护下方导线的作用;在铁塔4的两侧避雷线1上均安装有自平衡防绕击避雷针6,避雷针3的长度可以有效保护铁塔4上的导线5不被雷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9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