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轻型气体发动机高压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9983.2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勇;段振涛;李信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3/05 | 分类号: | H01T13/05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邱振泉 |
地址: | 53700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轻型 气体 发动机 高压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高压导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轻型气体发动机高压导线(YC4EGN)。
背景技术
随着气体机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将点火线圈产生的脉冲高压电持续高效的传送到火花塞的高压导线,其结构和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发动机运行。
目前使用的气体发动机高压导线, 主要问题有:
1、在与点火线圈套管、火花塞以及点火线圈的密封性方面,配合不是很好,容易出现进水、油、气、粉尘、煤灰(特殊环境下)等杂质,产生锈蚀、氧化、粘连、铜绿等现象;
2、高压导线由于材料选择不当,在耐高温、耐腐蚀、耐氧化、耐压、抗干扰能力等方面不强,造成高压导线易老化、强度和柔韧性不好,传输高电压能力衰退,容易磨损、折断等;
3、插拔困难,限于结构的固有思想设计造成高压导线与火花塞、高压导线与点火线圈配合不是最优,不是抱不紧就是抱太死,且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有效的散热,长期工作导致抱紧力发生变化,连接部位氧化、粘连,插拔困难现象尤为严重,造成高压导线断裂、破损、热老化、硬度下降、寿命减少以及火花塞头部、裙部出现氧化等现象。
因此,需要出现一种结构新颖、密封性好、耐温耐压抗干扰能力强、容易插拔的一种新型轻型气体发动机高压导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轻型气体发动机高压导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压导线容易进水、空气、粉尘等杂质,造成高压导线与其配合部件粘连、锈蚀氧化、产生铜绿、粉尘堆积等,影响高压导线性能、干扰电器元件的正常工作,大大减少高压导线使用寿命、高压导线拔插困难、成本高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轻型气体发动机高压导线,包括火花塞软护套、UP硬质管、密封环、防尘帽、特殊气道、头部十字握手、线体、点火线圈护套、喇叭口、弹簧、缩口加强筋、不锈钢火花塞连接端,其特征在于点火线圈护套(8)一端与线体(7)连接,点火线圈护套(8)的端面是喇叭口(9),并且在端部中心有沉孔安装弹簧(10),线体(7)与头部十字握手(6)连接,点火线圈护套(8)与防尘帽(4)连接,防尘帽(4)与UP硬质管(2)连接,UP硬质管(2)顶部有密封环(3),UP硬质管(2)底部是火花塞软护套(1),火花塞软护套(1)有缩口加强筋(11),UP硬质管(2)内孔装有不锈钢火花塞连接端,防尘帽(4)有特殊气道(5),火花塞软护套(1)是缩口结构。
线体(7)一端通过头部十字握手(6)、防尘帽(4),UP硬质管(2)内孔相通后与不锈钢火花塞连接端(12)相通,另一端通过点火线圈护套(8)后与弹簧(10)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满足发电机正常工作的同时,容易插拔、保养、更换造成故障降低。密封性好、线体抗拉、耐磨、耐压、耐腐蚀,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图1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火花塞软护套(1)、UP硬质管(2)、密封环(3)、防尘帽(4)、特殊气道(5)、头部十字握手(6)、线体(7)、点火线圈护套(8)、喇叭口(9)、弹簧(10)、缩口加强筋(11)、不锈钢火花塞连接端(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高压导线杆体采用新型耐高温的橡胶材料+UP硬质管,底部采用了缩口附带加强筋的设计,既能满足与火花塞的有效过盈配合,也能在长时间工作时有效散热,降低老化的风险,硬质管使得导线插入的导向性很好,且容易拔脱;
2、为了防止高压导线与火花塞氧化粘连抱死,采用了不锈钢螺纹连接,使得插拔变得更加容易,不锈钢的设计也大大降低了其氧化的可能性;
3、高压导线头部采用四道密封环加特殊通气道的方式,并配合防尘帽的典型“鸭嘴式”设计来密封,在保证与点火线圈套管合理预压的情况下,外面的水气、粉尘等杂质很难进入高压导线以及火花塞,同时工作时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通过特殊气道排出去;
4、在插拔方面,该设计在充分考虑人体力学原理后,设计了十字握手,硬质的材料使得插拔变得有着力点,配合前面的插拔优化设计,插拔困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9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箱的开关装置
- 下一篇:光纤激光器光纤头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