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0582.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伟;宋玉卿;赵新华;王刚;纪进立;霍喜伟;武玉利;孔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型钢 厚度 量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搬运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
背景技术
叉车是机械化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高效设备,起升门架作为对货物的叉取、升降、堆放、码垛等工序中的重要受力构件,是叉车一个重要的主体部件。由于门架位置的特殊性,门架大都悬挂在车辆前方的驱动桥上,在进行叉取货物、提升作业和短途运输中,门架会以前桥为矩心产生较大的倾覆力矩。叉车门架用H型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翼板和连接两个翼板中间位置的腹板。为保证滚轮在门架内稳定运行,确保安全使用性能,需要叉车门架用H型钢的尺寸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
目前,在生产H型钢的过程中,主要利用游标卡尺对门架H型钢的四个翼缘厚度进行测量,由于翼缘与腹板的内夹角为92°,游标卡尺在测量时较难准确找到测量位置,不便于测量和读取测量数值,测量时间较长,而且较易出现测量误差,影响了测量准确性和叉车门架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快速测量门架H型钢的翼缘厚度,以减少测量时间,降低测量误差,进而提高测量准确性和叉车门架的生产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以实现快速测量门架H型钢的翼缘厚度,从而减少测量时间,降低测量误差,进而提高测量准确性和叉车门架的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包括:
具有与H型钢的腹板平行的基准平面的测量板,所述测量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开口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
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基准平面的夹角均为92°,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门架H型钢的翼缘厚度的上限值,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翼缘厚度的下限值。
优选的,上述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中,所述测量板为矩形板。
优选的,上述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中,所述矩形板的长边平行于所述腹板,所述基准平面为所述矩形板上平行于其长边的底侧面。
优选的,上述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中,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开设在所述基准平面上。
优选的,上述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通过第一圆角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通过第二圆角连接,所述第一圆角和所述第二圆角的形状均与所述H型钢的翼缘与所述腹板连接处的圆角形状相同。
优选的,上述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中,所述测量板包括第一测量板和第二测量板,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测量板上,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二测量板上。
优选的,上述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中,所述第一测量板和所述第二测量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上述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中,所述测量板的厚度为3mm-10mm。
优选的,上述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中,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突出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导向段,所述第三侧壁具有突出于所述第四侧壁的第二导向段。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包括具有与H型钢的腹板平行的基准平面的测量板,该测量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开口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与基准平面的夹角均为92°,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门架H型钢的翼缘厚度的上限值,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翼缘厚度的下限值。
本实用新型在测量叉车门架H型钢翼缘厚度量具时,首先使测量板的基准平面平行于H型钢的腹板,并使第一开口的开口对准被测翼缘,接着使测量板沿着被测翼缘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当被测翼缘能进入第一开口时,说明被测翼缘的厚度尺寸在上限范围内,如不能进入,说明被测翼缘的厚度尺寸超上限;接着使第二开口的开口对准被测翼缘,使测量板沿着被测翼缘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当被测翼缘不能进入第二开口时,说明被测翼缘的厚度尺寸在下限范围内,如能进入,说明被测翼缘的厚度尺寸超下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0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