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取料的双向式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0872.3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7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诚诺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双向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于取料的双向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一般反应完成后,反应釜的获取产物均是从下部出料口获取,但是如果遇到反应后呈膏状的产物,或者流动性较差的产物时,就很难从釜底下部的出料口获取产物,入料口又过小,难以取出反应后的产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反应完后产物为什么状态,都能够快速将产物取出的双向式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取料的双向式反应釜,包括下部的釜体,以及与釜体密封的釜盖,所述釜体与釜盖接合面为一倾斜面,釜盖上部设有进/取料口,进/取料口覆盖釜盖上部半个弧面,釜盖上部另一弧面插有加热棒至釜体内,釜体内还设有搅拌装。釜体与釜盖接合面为一斜面,增加了釜盖的表面积,从而有更大的空间来扩大进/取料口的大小,进料更为方便,从该口取出产物时,也不会有阻碍,一些流动性不大产物也可以轻松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釜体与釜盖通过密封法兰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下部的搅拌桨与上部的搅拌马达,搅拌桨与搅拌马达之间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为锚式搅拌桨。可以选择的搅拌桨种类很多,这里优选锚式搅拌桨作为该反应釜的搅拌桨,能够达到同种搅拌效果的搅拌桨,均可选取。
进一步地,所述进/取料口设有密封盖。在反应釜工作时,使用密封盖密封,确保反应釜内部环境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包括盖圈,盖圈内设有钢化玻璃,盖圈一侧设有把手。盖密封盖,盖圈内设钢化玻璃,可以在不开盖的情况下,观察反应釜内部的产物状况,用以确定产物状态,从而决定如何取出产物。
进一步地,所述釜体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在产物流动性较大时,可打开底部的出料口,使产物流出,以获取产物。
进一步地,所述釜体与釜盖表层均设有保温层。表层设保温层可以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稳定,以便于反应能够进行,并获取需要的产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釜底与釜盖的接合面设为斜面,扩大了釜盖的表面积,留出了一个较大的进/取料口,方便取出和放入搅拌釜中物料;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釜底与釜盖的接合面设为斜面,减轻了釜底的重量,在搬运过程中,可以釜底与釜盖分开搬运,在组装时,也更为便利;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始的入料口扩大,使之可以进料,也可以出料,无论反应釜的产物是液状,还是膏状,都可以从该口取出,而且不会发生阻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釜体,2—釜盖,3—加热棒,4—密封法兰,5—搅拌装置,6—进/取料口,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下部的釜体1,以及与釜体1密封的釜盖2,所述釜体1与釜盖2接合面为一倾斜面,釜盖2上部设有进/取料口6,进/取料口6覆盖釜盖2上部半个弧面,釜盖2上部另一弧面插有加热棒3至釜体1内,釜体1内还设有搅拌装置5,釜体1与釜盖2通过密封法兰密封,搅拌装置包括下部的搅拌桨与上部的搅拌马达,搅拌桨与搅拌马达之间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搅拌桨为锚式搅拌桨,进/取料口6设有密封盖,该密封盖包括盖圈,盖圈内设有钢化玻璃,盖圈一侧设有把手,釜体1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7,釜体1与釜盖2表层均设有保温层。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将釜体1与釜盖2接合,使用密封法兰密封,打开进/取料口6处的密封盖,将反应物料从进/取料口6加入釜体1内,通过把手将密封盖密封,搅拌装置5中搅拌马达通过传动轴带动锚式搅拌桨转动搅拌,反应釜反应结束后,可通过观察盖圈内的钢化玻璃观察反应釜内产物的流动性,若流动性大,则通过下部的出料口7流出产物,若流动性小,则通过把手打开密封盖,从进/取料口6取出反应产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诚诺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诚诺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0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制丝绵脱胶方法
- 下一篇:镁合金阳极氧化电解液及其对镁合金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