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作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1002.8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王放文;孙娜娜;王磊;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电磁线 线线 试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产品制作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制作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线扁线在电气产品制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是将电磁线扁线制成线圈或绕组使用,如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等等。电磁线扁线在研制和应用过程中,其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要对其电气性能进行检测,一般都会制作线对试样,通过对线对的检测结果来评定电磁线的电气性能。目前制作线对试样是:将剪裁好标准长度的电磁线敲直,用直尺和记号笔标注出线对的直线部分两个端点,将两根电磁线宽面重叠,在线对直线部分端点处放置硅橡胶填充物,并用黏带固定直线部分两个端点,然后用绑扎带包扎直线部分,再固定住线对直线部分,用钳子将两根电磁线两端掰开一定角度。其缺点:1、工序繁琐,费时费力;2、在电磁线两端掰开过程中,硅橡胶填充物容易移位甚至脱落;3、在用钳子将两根电磁线两端掰开时,角度难以保证相同,不利于试样一致性,影响试验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制作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的装置,其包括固定模块、底座、活动模块,所述固定模块对称置于底座上平面的两侧,每个固定模块的两侧设有电磁线扁线的装夹槽,所述固定模块的内侧为弧状,其弧状与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的弧状一致,两个固定模块内侧弧状交点之间的距离为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直线部分的长度,活动模块对称置于底座上平面的另外两侧,与固定模块垂直布置,活动模块的两侧设有弧状,所述弧状与固定模块的内侧的弧状相匹配,活动模块的中间段为直线段,其直线段的长度与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直线部分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活动模块在底座表面上水平移动。
所述活动模块的直线部分的两端设有绑扎线导线槽,在底座上表面相匹配的位置处也设有绑扎线导线槽。
还包括双向螺杆、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母,所述活动模块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螺母,所述两个螺母的旋向相反,双向螺杆穿过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母。
所述双向螺杆的端部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采用固定模块和活动模块配合压制电磁线线对成型,使制作的线对试样形状规格完全一致,确保线对成型的一致性和标准性,进而减小甚至避免因试样差异造成的试验误差。由于使用该实用新型可以使压型过程和绑扎过程同时进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线对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 是图2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一种制作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的装置其包括底座1、固定模块2、活动模块3,所述固定模块2对称置于底座1上平面的两侧,固定模块2的两侧均设有电磁线扁线的装夹槽4,所述固定模块2的内侧为弧状,其弧状与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的弧状一致,固定模块2内侧弧状交点之间的距离为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直线部分的长度,活动模块3对称置于底座1上平面的另外两侧,与固定模块2垂直布置,活动模块3的两侧均设有弧状,所述弧状与固定模块2的内侧的弧状相匹配,活动模块3的中间段为直线段,其直线段的长度与电磁线扁线线对试样直线部分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活动模块3的直线部分的两端设有绑扎线导线槽5,在底座1上表面相匹配的位置处也设有绑扎线导线槽5。所述活动模块3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方形螺母6,所述方形螺母Ⅰ6-1和方形螺母Ⅱ6-2的旋向相反,通过一根双向螺杆7相连接。所述双向螺杆7的一端设有手柄8。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轨道槽9,通过摇动手柄8带动双向螺杆7旋转,从而使活动模块3在底座1上沿轨道槽9水平移动。由于采用固定模块2和活动模块3配合压制电磁线线对成型,使制作的线对试样形状规格完全一致,确保线对成型的一致性和标准性,进而减小甚至避免因试样差异造成的试验误差。由于使用该实用新型可以使压型过程和绑扎过程同时进行,简化线对制作过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线对的制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1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液压炮油管隔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低高炉渣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