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水循环消毒式饮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1069.1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德;余伟良;罗文忠;李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47J31/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 循环 消毒 饮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循环消毒式饮水机。
背景技术
人们使用饮水机以来,发现饮水机与水接触的部位存在细菌,给我们饮用水带来卫生隐患。主要原因有四方面,1.空气中细菌的进入饮水机储水罐;2.水桶因外表的洁净度差及安装水桶时将细菌带入饮用水中;3.储水容器、冷水容器、管道内的水在常温至60℃范围内易滋生细菌。4.水龙头祼露在外部的出水口部分也滋生细菌。行业发展中曾试图采取多种方式解决此问题,但都没有一个好的效果,常见的消毒方式中,一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件中加抗菌材料,不仅工艺复杂,而且使用效果不佳,二是近几年又采用臭氧进行杀菌,这种方式存在操作不便、杀菌效果差、影响水的口感等问题不被大众接受,第三,也有使用热水在饮水机管道内循环消毒的,因需要水泵、电磁阀等需要整流变压电路控制,且容器内腔不能消毒及成本高、结构复杂等不足而不能推广应用。
结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现有饮水机的消毒方式存在杀菌效果差、结构复杂、难以操作、成本较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杀菌效果好、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廉的热水循环消毒式饮水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水循环消毒式饮水机,其包括有储水罐和加热罐,储水罐位于加热罐的上方且二者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令储水罐内的水流向加热罐的单向阀,储水罐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有冷水龙头,加热罐的顶部通过管路连通有热水龙头,冷水龙头与热水龙头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并且该管路上设有阀门,储水罐与加热罐之间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连通于加热罐的顶部,其另一端连通至储水罐的水面上方,排气管内设有水管阻尼器。
优选地,还包括有制冷罐,制冷罐位于储水罐的下方,制冷罐的顶部与储水罐通过管路连通,制冷罐内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靠近制冷罐的底部,导流管的另一端穿过制冷罐而连通于冷水龙头。
优选地,制冷罐内设有分水板,分水板固定于靠近该制冷罐顶部的位置,分水板与制冷罐的侧壁间设有空隙。
优选地,单向阀的入水端与储水罐的底部相连通,单向阀的出水端与加热罐的底部相连通。
优选地,储水罐的底部设有第一温控开关,第一温控开关用于感应储水罐底部的温度。
优选地,加热罐的外侧壁设有第二温控开关,第二温控开关用于感应加热罐侧壁的温度。
优选地,加热罐内的加热器靠近加热罐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热水循环消毒式饮水机,其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的有益效果在于,加热罐内的热水在对流作用下向上浮动而回流至储水罐,储水罐内的冷水经过单向阀流入加热罐中,从而实现水循环,随着加热罐的持续加热,饮水机内的水温逐渐增加,从而对各水罐、管路以及冷水龙头消毒,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并且无需利用水泵驱动水循环,大大降低了饮水机的产品成本,该饮水机的结构简单,需要消毒时,仅需将阀门打开,操作过程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循环消毒式饮水机,具体参见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水循环消毒式饮水机,包括有储水罐1和加热罐5,储水罐1位于加热罐5的上方且二者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令储水罐1内的水流向加热罐5的单向阀12,储水罐1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有冷水龙头4,用于提供冷水,加热罐5的顶部通过管路连通有热水龙头10,用于提供热水,冷水龙头4与热水龙头10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并且该管路上设有阀门3,该阀门3可以是手动阀,也可以是电磁阀,储水罐1与加热罐5之间设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的一端连通于加热罐5的顶部,其另一端连通至储水罐1的水面上方,排气管11内设有水管阻尼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1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线路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数字编码交流LED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