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1569.5 | 申请日: | 2014-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军;张卫国;王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0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式抗剪 疲劳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材料疲劳强度剪切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
背景技术
道路工程材料疲劳强度测定是描述道路工程材料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在道路工程中,道路工程材料的疲劳强度测定是防止道路早期破坏的重要设计参数。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工程材料疲劳强度测试方法及其相应的测试装置,且受试验机的限制,试件一般只能采用立方体,因而现如今在实验室对道路工程材料疲劳强度进行测试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测试标准不统一、操作不便、技术复杂、仪器制造工艺繁杂、测试结果不可靠等多种缺陷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该组装式疲劳强度测试仪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简便灵活、自动化程度高、且测试结果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有效解决现有道路工程材料疲劳强度测试方法存在的测试标准不统一、操作不便、仪器制造工艺繁杂、测试结果不可靠等实际问题。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五个用于水平套装被测试件的试件套筒配件,以及用于施加在试件套筒配件上进而对被测试件施加循环荷载的施压机构,所述循环加载的施压机构为配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加载控制箱和气动加载装置,所述施压机构上带有测力装置、频率测试功能以及电子显示屏,所述被测试件为呈水平向布设的圆柱状试件,所述试件套筒配件均为拱形,所述五个测试套筒配件上均开设有与被测试件相配合且偏心布设的半圆孔,分为三组,一组和二组为两个测试套筒配件,三组为一个测试套筒配件,一组和二组中的测试套筒配件的下端面连接有安装在施压机构上的水平限位板,所述同组测试套筒配件的结构和尺寸均相等。
上述的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机构包括气动上压头和与所述上压头呈同轴布设的下压头,所述下压头为固定设置且气动上压头为所述施压机构的施压元件,所述水平限位板安装在下压头上。
上述的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机构为受PLC控制的空气压力机,所述PLC装置具有显示压力大小和加载频率以及加载次数统计的功能。
上述的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套筒配件上靠近半圆孔的一端面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测试套筒配件上远离半圆孔的一端面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水平限位板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且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安装孔。
上述的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套筒配件三组位于试件套筒配件一组和试件套筒配件二组之间,所述试件套筒配件一组和试件套筒配件二组与水平限位板相连接,所述试件套筒配件三组的上端面伸出试件套筒配件一组和试件套筒配件二组,所述试件套筒配件三组的下端面与水平限位板之间具有间隙。
上述的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套筒配件一组和试件套筒配件二组上的螺纹孔,通过销轴与水平限位板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安装孔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组装式抗剪疲劳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套筒配件上的螺纹孔通过销轴与水平限位板两侧的安装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投入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工艺简单快捷,便于投入大批量生产,且适用于多种规格试件,测试数据可靠且实验结果稳定。
3、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简便且实用价值高,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并且试验数据由测力装置直接读出,简便、准确。
4、本实用新型能够随时安装拆卸,可直接快速在施工现成使用,方便快捷,测试结果精确。
5、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加载方式为通过两组固定试件套筒对装于试件套筒内的试件进行水平限位固定,并通过接有PLC控制装置的施压机构对试件中部施加循环加载,通过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循环加载力的大小以及循环加载次数,从而确定疲劳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制造耗材量小、使用操作简便且测试结果稳定可靠,能有效解决现有道路工程材料疲劳强度测试方法存在的测试标准不统一、操作不便、仪器制造工艺繁杂、耗材量大、测试结果不可靠等实际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1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用途储能逆变系统
- 下一篇: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