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柜除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3176.8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0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夏家峰;毛以平;孙益辉;舒戴龙;张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家峰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10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除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的配件,尤其是一种电器柜内使用的除湿器。
背景技术
输电变电站的电气柜,对柜内湿度要求很高,其内部若发生凝露现象会引起爬电、闪络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地区湿度高,天气温度变化大,开关柜底部湿润,有的电缆沟甚至有积水;二是有的开关柜在地下室,湿度高,柜体内温度特别是接近地面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三是有的设备处于暂时停运状态,电气柜内小环境温度就比四周环境温度低,在其表面就极易形成结露,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送电投运,事故就随之发生。为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电气设备的长寿命、安全有效使用,电力系统对柜内防潮、防凝露提出了更高要求。
常见的除湿方式有电气柜中加入活性炭干燥剂,并定期更换来控制柜内湿度,但干燥剂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能力有限,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而主动改变吸附湿气的能力,尤其是当干燥剂被意外打湿后,除湿效果大大降低,给电网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
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提高电气柜的温度,加速水分的蒸发,达到烘干的效果,这种方法浪费电能,而且加速了电气柜内的其他设备的老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在电气柜中开始加装专用的除湿设备,如专利号201310473136.x“半导体除湿器”,采用半导体作为制冷芯片,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安装在冷凝室内,并与冷凝室内的导冷片相连接,冷凝室有进风口,导冷片下方设置有贮水盒,半导体制冷器件的热端位于机壳内的散热室内,并与散热室的散热片相连接,所述散热室内还设置有风机,并开有出风口。
该发明体积较大,进风口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冷凝室并没有加装风机,因此冷凝室的空气流动较慢,不利于吸收空气中的冷气。由于冷凝室的出风口和散热室的出风口分别位于顶部和侧边的底部,致使除湿器的出风口处的空气较冷,而散热室出风口的空气较热。破坏了电气柜内空气的温度平衡。冷气出口附近的温度较低,容易使周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电气设备的表面,带来安全隐患;而散热室的出风口又是高温,加剧电气设备发热,使其容易热老化,减少设备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持电气柜内部空气的温度平衡,并且能主动吸附电气柜中湿气的电子除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气柜除湿器,由外壳、制冷板、半导体、散热器风扇、控制电路组成,外壳上安装了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板相连;制冷板和散热器分别安装在半导体的冷端和热端上,并且制冷板和散热器之间用保温层隔开,形成冷凝腔和散热腔,外壳上的出风口处安装有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通过风道连接到散热腔,并通过风扇混合后到达出风口。
所述冷凝腔的底部有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与储液袋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半导体制冷除湿方式,主动吸入密闭空间的潮湿空气,实现快速除湿。它的进风口设置在冷凝腔,而出风口安装在散热腔,空气先进入冷凝腔,经过制冷板冷凝,除掉空气中的水汽后,再通过风道后,和散热腔出来的热空气混合,最终由风扇排出。因此,出风口的空气经过冷热混合后,几乎不提高空气温度,不改变柜内空气的温差,不会造成柜内空气一头冷一头热的问题,不会加速柜内器件以及柜体的老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电子柜除湿器,由外壳、制冷板、半导体、散热器风扇、控制电路组成,外壳包括前壳10和后壳2,二者螺栓配合。前壳10上有控制面板12和出风口11,控制面板和控制电路板相连;后壳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3,进风口上方上安装了湿度传感器1,湿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板相连;制冷板6和散热器8分别安装在半导体7的冷端和热端上,并且制冷板和散热器之间用保温层5隔开,形成冷凝腔和散热腔,外壳上的出风口11处安装有风扇9。
如图1所示,螺钉依次穿过散热器8、保温层5、制冷板6,将上述零件固定在后壳的螺钉座上,半导体7嵌入散热器8和制冷板6上的安装槽内,实现固定。半导体与散热器及制冷板的接触面涂有导热胶。制冷板6上平行排列着多个垂直于半导体7的金属片。
如图2所示,冷凝腔通过一个风道13连接到散热腔,风道的入口设置在保温层5的开口上,出口设置在散热器8和风扇9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家峰,未经夏家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3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筷子端头滴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冲模头冷却聚酯熔体废料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