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阀位指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3239.X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3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勐;李官政;孙福增;彭鹏;孙滔;杨承光;田雨;张超;姚志强;沈伟;邢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官政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指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阀位指示器,尤其涉及一种旋转立体阀门的位置表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输油气站场多采用电动执行机构或手轮开关阀门以实现工艺流程导通、切换等控制介质流向。其中,90°旋转型开关型阀门最为常见,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发现,无论是电动执行机构还是手轮操作的方式,都无法在较远距离一目了然的知道站区内所有阀门的开关状态明显显示,都需要近距离的观察显示屏或者阀门本体箭头指示。
现有的阀门开关状态显示技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箭头指示的,依靠与阀门连接的转盘上的箭头来显示当前阀位;一种是电动执行机构的就地显示功能,用以显示当前的阀位。
由于输油管道设计要求等原因,地上管线的阀门安装位置多在1米-1.5米,加上阀门本体高度,足可以与一名1.70米左右的人的身高相仿,因此,如果要想了解现场当前阀门状态是否与控制室一致,只能采取到每个阀门近前观察液晶显示或者机械限位显示的方式,这给日常巡检及出现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指挥造成了很多困扰。如何在15米左右或更远的距离清晰直观的观测到当前阀门的开关状态是当前输油气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立体阀位指示器,可以方便清楚的标示阀门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阀位指示器,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器,与外部阀门的转盘固定连接;
传动轴,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转盘同轴转动;
指示器,与所述传动轴固定链接,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转盘同轴转动,所述指示器上具有阀门开启标识和阀门关闭标识;
固定罩,罩合在所述连接器和传动轴外侧;
指示器外壳,罩合在所述指示器外侧,并与所述固定罩固定连接,所述指示器外壳具有透明窗;当所述阀门开启时,转盘通过所述连接器和传动轴带动所述指示器转动,所述指示器上的阀门开启标识从所述指示器外壳的透明窗显露出,当所述阀门关闭时,转盘通过所述连接器和传动轴带动所述指示器转动,所述指示器上的阀门关闭标识从所述指示器外壳的透明窗显露出。
所述连接器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转盘上。所述固定罩和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卡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罩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外部涡轮体上。
本实用新型立体阀位指示器由于安装在原转盘之上,不对阀门本体只进行固定螺丝的安装,不会破坏原性能,不接触实际介质,只要原转盘限位是准确的,就能保证阀门开关状态立体显示准确性,方便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阀位指示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阀位指示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阀位指示器使用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阀位指示器使用时的俯视图;
图5为指示器上的阀门开启标识示意图;
图6为指示器上的阀门关闭标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立体阀位指示器能够解决输油气站场管理人员在巡检过程中,15米左右或者更远的距离,清晰直观、一目了然的掌握站场阀门的开关状态,节省人员频繁上下踏步观测核实阀门状态的烦恼,在站场出现紧急状态下,能够方便依据现场状态下达应急处置命令,从而节约时间,有效的保护设备设施。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阀位指示器的剖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阀位指示器包括:连接器1、传动轴2、指示器3、固定罩4和指示器外壳5。
连接器1与外部阀门的转盘6固定连接,具体的可以通过螺丝10与外部阀门的转盘6固定链接。
传动轴2与连接器1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连接器1与转盘6同轴转动。
指示器3与传动轴2固定链接,由此通过传动轴2与转盘6同轴转动。指示器3上具有阀门开启标识和阀门关闭标识,例如阀门的开启标识可以是“开”或者“OPEN”,而阀门的关闭标识可以是“关”或者“CLOSE”等等。指示器3采用球形设计,与阀门机械限位指示做同步转动的同时,又可以全方位、远程立体效果、清晰直观显示阀门开关状态,从而满足站场巡检人员巡检时远程清晰直观的观测到阀门当前开关状态的实际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官政,未经李官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32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