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油料储存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4214.1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巨勤;赵卫朝;杨小赶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州市掌柜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88/5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油料 储存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食用油料储存罐,属于食用油储存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方便面等食品生产及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食用油做为加工原料,因此生产企业均需要建设容积较大的大型食用油储存罐体,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食用油自身特性,有效存放时间有限,易反生氧化变质现象,为了克服之一问题,提高食用油的存放时间,因此需要按国家标准对所存放的食用油中添加一定量的抗氧化剂用来延长食用油的存放时间,而该类抗氧化剂的浓度过高时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而过低时则无法起到延长食用油保质期的目的,因此目前抗氧化剂的添加方法一般是在将食用油添加到储油罐的同时,按比例将抗氧化及融入到一定量的少量食用油中做为调控油,然后将调控油和食用油同步注入到储油灌中,但实际操作中发现,一方面调控油与食用油的加注速度极难保证同步,易产生抗氧化剂浓度分布不均的问题,另一方面待完成食用油加注后,在储油罐内抗氧化剂由于重力作用易发生下沉现象,从而造成了储油罐内下部实用油因抗氧化剂浓度过高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上部食用油因抗氧化剂浓度过低而提前发生变质,同时,传统的储存罐体也不具备油温调节能力,从而导致所存放的使用油易收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为给食用油安全存储及使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传统的设备很难完全满足食用油存放和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食用油料储存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食用油料储存罐,由底座、储油罐、排油泵及注油泵构成,其中储油罐通过支撑腿安装在底座上,排油泵及注油泵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其中储油罐底部设排油口并通过油管与排油泵连接,顶部设加油口并通过油管与注油泵连接,所述的储油罐顶部另设控油加注口及上轴孔,所述的储油罐底部内表面另设下轴孔,所述的上轴孔与下轴孔圆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且与储油罐对称线重合,所述的储油罐另设油料调控装置及油料驱动装置,所述的油料调控装置安装在底座上,由控油灌、控油泵及调节阀构成,其中所述的控油泵通过油管一端与控油罐连接,另一端与储油罐的控油加注口连接,所述的调节阀安装在控油泵与储油罐之间连接的油管上,所述的油料驱动装置由驱动电机、传动机构、驱动轴及驱动叶组构成,所述的驱动电机及传动机构均安装在储油罐顶部外表面,其中传动机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轴连接,所述的驱动轴安装在储油罐内部,一端与下轴孔连接,另一端与上轴孔连接,所述的驱动叶组安装在驱动轴上,且沿驱动轴轴线方向至少均布三层,所述的驱动叶组直径为储油罐直径的1/3—1/2,由至少三个叶片均布构成,且所述的叶片呈螺旋型,所述的储油罐外表面另设保温层,所述的保温层与储油罐外表面间设至少一组加热电阻及至少一套半导体制冷器,其中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位于加热电阻的上方,且间距不低于10厘米。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克服抗氧化剂在食用油中密度分布不均的弊端,并确保所存储的食用油始终处于最佳的保存温度范围,从而在确保食用油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延长食用油的储存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食用油料储存罐,由底座1、储油罐2、排油泵3及注油泵4构成,其中储油罐2通过支撑腿5安装在底座1上,排油泵3及注油泵4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其中储油罐2底部设排油口6并通过油管7与排油泵3连接,顶部设加油口8并通过油管7与注油泵4连接,所述的储油罐2顶部另设控油加注口9及上轴孔10,所述的储油罐2底部内表面另设下轴孔11,所述的上轴孔10与下轴孔11圆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且与储油罐2对称线重合,所述的储油罐2另设油料调控装置及油料驱动装置,所述的油料调控装置安装在底座1上,由控油灌12、控油泵13及调节阀14构成,其中所述的控油泵13通过油管7一端与控油罐12连接,另一端与储油罐2的控油加注口9连接,所述的调节阀14安装在控油泵13与储油罐12之间连接的油管7上,所述的油料驱动装置由驱动电机15、传动机构16、驱动轴17及驱动叶组构成,所述的驱动电机15及传动机构16均安装在储油罐2顶部外表面,其中传动机构16一端与驱动电机15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轴17连接,所述的驱动轴17安装在储油罐2内部,一端与下轴孔11连接,另一端与上轴孔10连接,所述的驱动叶组安装在驱动轴17上,且沿驱动轴17轴线方向至少均布三层,所述的驱动叶组直径为储油罐2直径的1/3—1/2,由至少三个叶片18均布构成,且所述的叶片18呈螺旋型,所述的储油罐2外表面另设保温层19,所述的保温层19与储油罐2外表面间设至少一组加热电阻20及至少一套半导体制冷器21,其中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21位于加热电阻20的上方,且间距不低于1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州市掌柜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孟州市掌柜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4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基板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断桥铝型连体纱网平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