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5082.4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延平;谢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变频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宽广,目前压缩机最高频率一般达到120Hz,甚至有些厂家产品可达到150Hz。在如此高的频率下压缩机的电机驱动部上下空间的压力容易波动,即压力波动大,则会引起压缩机电机上部容易发生积油的现象。一旦压缩机发生积油现象,会导致压缩机下部油池储油量降低,进而影响压缩机运动部件的可靠性,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压缩机烧毁。
另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以后,单位时间内的排气量加大,在同样的压缩机结构下,排气气流内的冷冻机油无法有效地分离,则会随着排气气流一起排出至压缩机壳体外,即出现吐油量过大的现象。当压缩机吐油量过大时,同样会造成压缩机下部油池储油量降低,进而影响压缩机运动部件的可靠性,严重的甚至会烧毁压缩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内的电机上部不易积油,且旋转式压缩机的吐油量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压缩装置相连以驱动所述压缩装置压缩冷媒;以及导气装置,所述导气装置设在所述压缩装置的邻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导气装置被构造成从所述压缩装置排出的冷媒中的至少部分通入到所述导气装置内、且所述至少部分冷媒流经所述导气装置和所述电机后进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电机远离所述压缩装置的一侧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设置导气装置,从压缩装置排出的至少部分冷媒可以通过导气装置进入到电机的远离压缩装置的一侧空间内,从而降低了电机两侧的压力波动,从冷媒中分离出的润滑油可以顺利地回到压缩机的油池内,从而随着冷媒流到电机上部的润滑油在电机的远离压缩装置的一侧空间内分离后不易积存在电机上端,保证了旋转式压缩机油池的储油量,提高了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延长了旋转式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压缩装置上形成有排气孔,所述导气装置连接在所述压缩装置上且与所述压缩装置共同限定出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定子内,所述转子上形成有通气孔,所述导气装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机且与所述电机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2mm。
可选地,所述转子上形成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导气装置的所述一端伸入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的内壁彼此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导气装置为消音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所述电机远离所述压缩装置的一侧空间内设有分离装置。
可选地,所述分离装置为离心风扇。
可选地,所述压缩装置包括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电机伸入所述壳体的所述电机远离所述压缩装置的一侧空间内,所述离心风扇设在所述曲轴的所述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装置包括曲轴和主轴承,所述曲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且另一端穿过所述主轴承,所述曲轴上形成有中心油孔,所述曲轴和主轴承之间设有润滑通道,所述润滑通道与所述中心油孔连通且被构造成从所述中心油孔流入的润滑油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朝向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流动。
具体地,所述润滑通道包括:油槽,所述油槽形成在所述曲轴和所述主轴承中的其中一个上;和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形成在所述主轴承上且与所述油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油槽形成在所述主轴承的内表面上且沿所述曲轴的轴向螺旋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和储液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和储液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电机、曲轴、主轴承和消音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电机、曲轴、主轴承和消音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排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5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医药材料
- 下一篇:一种核电半速汽轮机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