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净化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5114.0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3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广平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4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性 有机 废气 生物 净化 一体化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物滴滤装置,用以处理废气中的挥发有机质(以下简称VOC)和PM2.5颗粒。
应用行业有垃圾填埋场和垃圾转运站、畜牧业、食品厂、酿酒厂、烟草行业、喷涂行业、制革厂、半导体行业、部分电镀行业、部分化工行业、部分制药等。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VOC废气处理所采用的技术基本是化学洗涤、活性炭吸附、电离法、焚烧4种技术,生物法尚处在研究阶段。
化学洗涤一般是通过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药剂与污染物反应,使得污染物转移至洗涤水中,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由于涉及到危险化学药剂,该方法管理控制难。另外,化学药剂反应比较单一,不能适应复杂的有机质,往往造成运行效果不稳定。且不停的消耗药剂,增加企业的运行费用。
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吸附污染物,活性炭吸附有容量限制,在吸附20%左右即饱和,需要更换活性炭。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造成二次污染,处置难度大。并且活性炭价格很高,污染物处理成本高。
电离处理效率低、可靠性差;焚烧则投资高、运行成本高且产生二次污染。
生物法处理VOC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构造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运行成本低。生物滴滤技术在国内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存在占地大、布水、布气不均匀、填料老化不稳定、生物膜生长速度慢、与填料结合不牢固、填料堵塞、不能除尘除湿等问题,不能适应我国对于PM2.5空气污染的控制趋势等问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将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中文意思为高效空气过滤器)先进过滤材料应用于生物滴滤装置中,去除VOC的同时去除PM2.5污染颗粒;在线清洗系统解决了填料堵塞问题;滴滤池底部设有储水池,比常规滴滤塔节省了储水槽,使得生物滴滤装置的构造更加简单,节约占地;除湿网、HEPA网可拆卸,方便维修;根据不同性质的VOC匹配选择不同滤料,滤料可更换,因此可以模具化制作塔体,比起订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还考虑了热水保温功能,为寒冷气候或地区提供生化所需温度。以上这些拟补了其他生物法的缺陷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挥发性有机废气生物滴滤净化一体化装置”,挥发性有机废气由加压风机15送入进气管16,从塔底流向塔顶,经过长有微生物的填料层5、除湿网3、HEPA滤网2净化后流出塔体,循环泵25循环向填料喷水,其特征是:该实用新型一体化设计,在填料层5上方增加了除湿网3和HEPA滤网2,储水池30布置在滴滤塔1底部,与滴滤塔1一体,增加了在线清洗系统,应用压缩空气和水清洗填料。如图1所示。
在滴滤塔底部设置一段高度的储水池,补充水进水管2-13设置在液位上方,循环泵吸水管2-17插入液位下,另设置了溢流管2-16和溢流管排气管2-15在液位上方,放空管2-18 在储水池底部,分析废液回流管2-12在液位上方,在塔体外侧装有可视液位计2-14与储水池30联通。如图2、图3所示。
除湿网3和HEPA滤网2都是片状设计,片片间凹凸槽互嵌,片宽不超过600mm,除湿网3所有滤片连接成圆形架在滴滤塔内的支架2-5上,HEPA滤网2所有滤片连接成圆形,自然放置在除湿网3之上,HEPA滤网2上面有防飘卡2-4,防飘卡2-4固定焊接/粘接在滴滤塔体上,位置在每个滤片连接处,紧靠HEPA滤网2上方。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气洗-气水洗-水洗”的在线清洗流程和相应配备,设置压缩空气供给管9、清洗水供给管路29、穿孔管6,在压缩空气供给管路上设有泄压阀7、电磁阀8和排水管11和排水阀10,清洗水供给管路29上设有单向阀19、电磁阀8,压缩空气加入穿孔管,先进行气洗2~3分钟,然后打开清洗水管29的电磁阀加入清洗水,此时压缩空气不停,进行气水洗1~2分钟,然后停压缩空气,仅清洗水继续洗约3~5分钟,清洗完毕后,排空电动阀18打开,将废液排出,至最低液位停止,打开清水阀,补充清水,打开营业液补充营养液。如图1所示。
气洗所用的压缩空气穿孔管6设置成双环结构,两个与塔体同心水平的同样大小的圆管在填料5内纵向上下放置,两侧由竖向总管连接分别连接压缩空气供给管9和清洗水供给管29,双环圆管斜下方45度有若干小孔在轴向两侧均匀交错分布。如图9、图10、图11所示。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保温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将热水供应管22接到清水补水管23上,热水供水管22上有单向阀19、流量计21、手动球阀20。如图1、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广平,未经杨广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5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膜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吸附填料的烟气脱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