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破碎的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5338.1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孔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破碎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报废汽车破碎拆解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报废汽车较笨重,每一辆报废汽车在拆解运输线拆解时间周期长,且所需时间不同,因而导致传统拆解方式在每次拆解完成一辆报废汽车后,需要用叉车将另一辆报废汽车叉至拆解运输线,也即是拆解运输线需配备一辆时刻处于待命状态的叉车及叉车司机,比较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拆解报废汽车过程中报废汽车搬运不便,人力浪费的技术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破碎的输送系统。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破碎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有:进料运输线、暂存输送机构及拆解运输线;所述的进料运输线和拆解运输线分别与暂存输送机构对接;所述的暂存输送机构包括有升降立柱,在升降立柱上至少设有两层圆形托盘,在每一层圆形托盘上设有三条以上分别用于接收暂存从进料运输线上传入的报废汽车,并将报废汽车移入拆解运输线的暂存运输线;所述圆形托盘与升降立柱间还设有驱动圆形托盘自转的自转驱动机构。
所述的进料运输线包括有第一传送带,在第一传送带的前端边角位置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的暂存运输线包括有第二传送带,在第二传送带的前端边角位置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的拆解运输线包括有第三传送带,在第三传送带的前端边角位置设有第三滚轮。
所述的圆形托盘中心通过轴承机构与升降立柱活动连接,所述的自转驱动机构包括有设于圆形托盘上的自转驱动电机,自转驱动电机的机轴上设有斜齿轮,在升降立柱上固定套接有一个与所述斜齿轮啮合的齿轮盘。
所述的暂存运输线上设重力感应装置。
所述的升降立柱底部设有液压升降机构。
所述的圆形托盘的边缘设有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用叉车将多个报废汽车连续置于进料运输线中,进料运输线将其上的报废汽车依次输送至圆形托盘上的暂存运输线上,当一条暂存运输线存放完毕后,圆形托盘旋转进行旋转,下一条空余暂存运输线与进料运输线对接,当一个圆形托盘上的所有暂存运输线存放完毕后,升降立柱进行升降调整,将另一圆形托盘的其中一条暂存运输线与进料运输线对接,暂存在各暂存运输线上的报废汽车依次向拆解运输线供应,向拆解运输线供应报废汽车过程无需再使用叉车进行人工操作,无需叉车时刻处于待命状态,省时省力,可进行不间断地操作,能够提高汽车的破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圆形托盘与进料运输线和拆解运输线对接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图2及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进料运输线1、暂存输送机构2及拆解运输线3;所述的进料运输线1和拆解运输线3分别与暂存输送机构2对接。
进料运输线1用于接收叉车放入的报废汽车4,并将报废汽车4运输至暂存输送机构2中;暂存输送机构2采用立体结构同时暂时存放多辆报废汽车4,以便拆解运输线3需要时随时向拆解运输线3供应报废汽车4;拆解运输线3用于对报废汽车4进行拆解操作。
暂存输送机构2包括有升降立柱21,在升降立柱21上至少设有两层圆形托盘22,本实施例中采用4层圆形托盘22为例说明;在每一层圆形托盘22上设有三条以上的暂存运输线20,本实施例以均匀分布的四条暂存运输线20为例说明,各暂存运输线20分别用于接收暂存从进料运输线1上传入的报废汽车4,在拆解运输线3需要的时候并将报废汽车4移入拆解运输线3中。优选地升降立柱21底部设有液压升降机构,通过液压升降机构的升降实现圆形托盘22上下切换。
由于圆形托盘22为圆形结构,为了使进料运输线1与暂存运输线20对接时,进料运输线1上的报废汽车能轻松顺利输送至暂存运输线20上,进料运输线1包括有第一传送带11,在第一传送带11的前端边角位置设有第一滚轮12;所述的暂存运输线20包括有第二传送带201,在第二传送带的前端边角位置设有第二滚轮202;同样,为了使拆解运输线3与暂存运输线20对接时,暂存运输线20上的报废汽车能轻松顺利输送至拆解运输线3上,所述的拆解运输线3包括有第三传送带31,在第三传送带31的前端边角位置设有第三滚轮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5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