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体托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6084.5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龙;田涌;冉群;曲清飞;李新刚;王林枫;潘佩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托换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房屋底层或多层大空间结构施工改造过程中,常常采用底层圈梁或板底设计钢筋混凝土托换梁的方法进行改造托换设计。而这种设计及施工方法需要各阶段施工步骤必须严格统一时间,且极其容易出现混凝土托换梁浇筑前,墙体垂直度及裂缝水平为出现异常,而在混凝土浇筑后,墙、托换梁构件裂缝及挠度却出现超出规范限制的情况。这是主要因为,混凝土托换梁在进行设置及浇筑时,由于混凝土材料的非匀质性及强度未完全到达设计强度,所以导致在上部墙体荷载传递至托换梁时极易造成墙体开裂,梁挠度过大,导致托换程序延期,严重者导致墙体改造施工的中断或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迅捷、减少成本、安全可靠,并且能有解决当前墙体托换施工过程缓慢且墙体容易开裂的墙体托换技术及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托换结构,包括结构梁,在结构梁下方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两端与旧墙体连接,新墙体设置在支撑装置与旧墙体之间。
前述的墙体托换结构中,所述旧墙体的宽度为200mm~500mm,通过此方案,可一次性拆除绝大多数的旧墙体(支撑系统下方的旧墙体),又能通过部分旧墙体与支撑装置形成的稳定的框架结构保证墙体垂直度不出现异常,也不会出现竖向结构梁有裂纹现象。。
前述的墙体托换结构中,所述支撑装置的横截面为矩形,并在支撑装置两端设有缀板,此结构的支撑装置的抗弯强度最好,并且通过设置为一整体,大大提高了强度和稳定性,通过缀板安装在支撑装置两端,方便支撑装置与旧墙体和结构梁的连接,增加了相互间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建筑物中对部分墙体进行拆除改造,通过本实用新型中把支撑装置直接安装在结构梁底部,然后拆除旧墙体,最后在建造墙体时与支撑装置作为一体形成新墙体;本实用新型所需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现场施工拆塔,且施工周期短,安装便捷,进而在施工中能够减少托换梁截面高度,从而大幅提高改造托换使用空间,减少成本;再就是,由于托换梁为钢结构,当与原砌体墙之间将形成钢砌体组合截面,能充分发挥二种材料互补的优点。使得托换施工过程简单、传力明确充分使梁挠度降低,墙体裂缝减少。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设预留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装置的结构A-A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结构梁、2-支撑装置、3-旧墙体、4-新墙体、5-缀板、6-插槽,7-预留孔、8-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下述的一种墙体托换技术所构建的,该技术采用在所需拆卸旧墙体上开设预留孔,并该预留孔沿着结构梁下方设在,预留孔截面尺寸比支撑装置大10mm~30mm,然后把支撑装置安置在预留孔内,支撑装置横截面为矩形,并支撑装置上方与结构梁连接固定,支撑装置两端下方与旧墙体连接固定,逐步拆除支撑装置下方的墙体,但在与支撑装置的两端连接部分旧墙体不需拆除,该部分旧墙体的宽度为200mm~500mm,在拆除并清理完后,重新建造墙体(若该墙体为混泥土结构,则在绑扎钢筋时,钢筋应穿入部分旧墙体内;若为砖墙结构,也应在旧墙体与建造的墙体之间插入钢筋,并通过灰浆将旧墙体与建造的墙体连接固定为一体),支撑装置(不能拆掉)作为墙体的一部分构成新的墙体,在新墙体两侧抹灰和清理。
其中可在部分旧墙体上设有插槽,支撑装置上的缀板5可插入插槽内实现支撑系统与旧墙体的更加稳定。
根据技术所构建的一种墙体托换结构,如图所示:包括结构梁1,在结构梁1下方设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两端与旧墙体3连接,旧墙体3的宽度为200mm~500mm,新墙体4设置在支撑装置2与旧墙体3之间。
其中支撑装置2可选用常用槽钢、工字钢或H型钢组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整体,并该支撑装置的尺寸和强度应该根据实现现场情况而制定,在支撑装置2两端设有缀板5便于与支撑梁1和旧墙体3的连接,在旧墙体3可设有插槽6,支撑装置上的缀板5插入插槽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6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像光谱仪
- 下一篇:一种空间飞行器微角振动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