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户内暗装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6157.0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袁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博通电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2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内 装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内暗装配电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配电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配电箱能合理的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能直观地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便于管理,当发生电路故障时有利于检修。在当今建筑物装电过程中,户内电线走线方式一般为暗线走线方式,即将电线埋置于墙体之内,而在现有技术中,户内配电箱大多为外装式配电箱,即将配电箱直接通过螺栓安装于墙上,这样一来,墙体之内的电线与外装式配电箱接线时,给电路安装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影响墙体美观。另一方面,现有户内配电箱的进线孔一般在出厂时已预设好,电路安装人员只需将电线通过进线孔插入即可,但是,电路安装人员需要使用到的进线孔是不完全确定的,有时需要较多进线孔,有时则需要较少进线孔,当使用较少进线孔时,室内灰尘、杂物很容易通过多余的进线孔进入配电箱内。再一方面,现有户内配电箱一般为单层门结构,使用者在打开电箱门之后容易碰触配电箱内金属导电元器件而产生触电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线操作方便、不影响墙体美观、能防止灰尘进入箱体,且不易产生触电危险的户内暗装配电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内暗装配电箱,包括箱壳、箱壳外边框、内箱门及外箱门;所述箱壳外侧与箱壳外边框相连接,箱壳尺寸小于箱壳外边框,以便将箱壳暗装于墙体之内;所述箱壳外边框为斜边角结构,在墙体之内暗装箱壳时,箱壳外边框可紧贴于墙面之上;所述箱壳上侧及下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敲落孔,敲落孔内连接金属片,使用者可根据进线需要而敲落相应敲落孔内的金属片,而形成进线通道;所述箱壳前端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内箱门门框及外箱门门框,所述内箱门安装于内箱门门框上,所述外箱门安装于外箱门门框上,所述外箱门的一侧边上安装有门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壳之内设置总线开关、第一出线开关、第二出线开关、第三出线开关及若干接线铜片;所述接线铜片为长条形片体,接线铜片上排列有若干接线孔;所述总线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接线铜片,所述第一出线开关、第二出线开关及第三出线开关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接线铜片的接线孔。进一步,所述内箱门上开设有与总线开关相对应的总线开关手柄孔、与第一出线开关相对应的第一出线开关手柄孔、与第二出线开关相对应的第二出线开关手柄孔、与第三出线开关相对应的第三出线开关手柄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为暗装式户内配电箱,箱壳外侧与箱壳外边框相连接,箱壳尺寸小于箱壳外边框,箱壳可暗装于墙体之内,因此,墙体之内的电线与暗装式户内配电箱接线时,电路安装人员或使用者接线操作非常方便;箱壳外边框为斜边角结构,在墙体之内暗装箱壳时,箱壳外边框可紧贴于墙面之上,因而不影响墙体美观;其二、由于箱壳上侧及下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敲落孔,敲落孔内连接金属片,电路安装人员或使用者可根据进线需要而敲落相应敲落孔内的金属片,而形成进线通道,而未敲落金属片的敲落孔则仍旧保持封闭状态,防止室内灰尘及杂物过进入配电箱内;其三、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内箱门和外箱门,内箱门安装于内箱门门框上,外箱门安装于外箱门门框上,因此,户主打开外箱门后,还有内箱门与箱体内的金属导电元器件相隔离,不易产生触电危险,外箱门的一侧边上安装有门锁,可用专用钥匙打开或锁住,以防儿童操作。另外,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整体上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防护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外箱门和内箱门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壳;11.敲落孔;12.内箱门门框;13.外箱门门框;2.箱壳外边框;3.内箱门;31.总线开关手柄孔;32.第一出线开关手柄孔;33.第二出线开关手柄孔;34.第三出线开关手柄孔;4.外箱门;5.门锁;6.总线开关;7.第一出线开关;8.第二出线开关;9.第三出线开关;10.接线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博通电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博通电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6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搅拌器
- 下一篇:一种自润滑大推力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