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架内导框面龙门铣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453.2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成;姜曦;周海泉;桂泽文;梁俊峰;邓纪波;汪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奈尔斯西蒙斯赫根赛特中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架内导框面 龙门 铣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切削加工机床,尤其是一种应用于铁路车辆制造中的侧架内导框面龙门铣床。
背景技术
侧架内导框面、八字面及承台面的加工是一道关键工序,对这道工序,通常采用的是在数控龙门铣床上进行,这样做不仅定位装夹难度大,同时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由于该道工序涉及的加工面多(两端共十个加工面),各面相互之间又有较高的垂直度、平行度及角度等精度要求,采用上述设备对十个加工面逐个进行加工,需进行水平面、垂直面和斜面的转换加工,费时费力,不仅生产效率极低,而且加工质量难以保证。难以满足目前铁路多种型号侧架的内导框面、八字面及承台面加工对效率和精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高精度、适应性强的侧架内导框面龙门铣床。
本实用新型的侧架内导框面龙门铣床,包括床身滑台、左右立柱、横向滑台、左右立铣头、左右角铣头、两套角铣头传动箱及夹具,左右立柱与床身滑台连接,对称安装在床身滑台两侧,横向滑台安装在左右立柱上,横向滑台上装有左右直角工作台,左右立铣头和角铣头分别安装在左右直角工作台上,左右立铣头结构对称,每个立铣头包括卧式主轴铣刀、立式主轴铣刀、立式主轴自动抬刀机构,卧式主轴定向让刀装置;左右角铣头结构对称,每个角铣头包括角铣头铣刀、两根斜主轴、斜主轴定向让刀装置。夹具安装在床身滑台台面上,包括左右活动定位座、垂向定位支承、固定垂向定位块、辅助支承、端头辅助侧拉机构、主压紧机构、侧拉机构、横向对中机构、水平定位支承及垂向定位支承。
本实用新型的侧架内导框面龙门铣床的工作原理:将侧架吊入夹具,并放置在弹簧承台面的两个水平定位支承上,点动纵向对中油缸,纵向对中机构动作,使工件纵向自动对中,松开纵向对中油缸,点动侧拉油缸,侧拉机构动作,将侧架立面拉靠垂向定位支承(若采用侧架外导框面定位,则将外导框面拉靠固定垂向定位面),松开侧拉油缸,再点动纵向对中油缸,使工件纵向二次准确自动对中,再点动侧拉油缸,完成侧架的横向定位。手动调整两辅助支承,主夹紧机构油缸动作将工件夹紧,两端头辅助侧拉机构油缸动作将工件辅助压紧,侧架定位夹紧动作完成。启动自动循环程序,机床进行自动铣削加工。加工完成后将侧架吊出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侧架内导框面龙门铣床,一次进给就能完成侧架导框十个面的加工,它具有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且加工精度高、能满足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操作过程完全自动化,具有较大的柔性,适应多品种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床身滑台1、左右立柱2、夹具3、左右活动定位座4、角铣头铣刀5、左右辅助侧拉机构6、左右直角工作台7、横向滑台8、固定垂向定位块9、垂向定位支承10、水平定位支承11、卧式主轴定向让刀装置12、卧式主轴铣刀13、立式主轴铣刀14、辅助支承15、垂向定位支承16、主压紧机构17、侧拉机构18、横向对中机构19、工作台20、斜主轴定向让刀装置21、角铣头传动箱22、左右角铣头23、立式主轴自动抬刀机构24、左右立铣头25、丝杠副 26、进给箱27、电气操作台28。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侧架内导框面龙门铣床,包括床身滑台1、左右立柱2、横向滑台8、左右立铣头25、左右角铣头23、两套角铣头传动箱22及夹具3,其特征在于,左右立柱2与床身滑台1连接,对称安装在床身滑台1两侧,横向滑台8安装在左右立柱2上,横向滑台8上装有左右直角工作台7,左右立铣头25和角铣头23分别安装在左右直角工作台7上,左右立铣头25结构对称,每个立铣头包括卧式主轴铣刀13、立式主轴铣刀14、立式主轴自动抬刀机构24、卧式主轴定向让刀装置12;左右角铣头23结构对称,每个角铣头包括角铣头铣刀5、两根斜主轴、斜主轴定向让刀装置21;夹具3安装在床身滑台1台面上,包括左右活动定位座4、垂向定位支承16、固定垂向定位块9、辅助支承15、端头辅助侧拉机构6、主压紧机构17、侧拉机构18、横向对中机构19、水平定位支承11及垂向定位支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奈尔斯西蒙斯赫根赛特中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奈尔斯西蒙斯赫根赛特中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交水稻制种父本两行插秧专用分插机构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穴距可调的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