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二级碰撞吸能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557.3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2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锋;武美萍;俞经虎;石子灿;梅慧;唐英豪;宋承轩;朱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26 | 分类号: | B60R1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二级 碰撞 吸能盒 | ||
1.汽车二级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在橡胶缓冲垫(1)与前防撞梁(3)中间设置一级碰撞吸能机构(2),在前防撞梁(3)与前纵梁(5)之间设置二级碰撞吸能机构(4),二级碰撞吸能机构(4)通过紧固连接所述防撞梁(3),一级碰撞吸能机构的导力杆(9)紧贴所述前防撞梁(3)所对应的前端车体外壳的内壁;二级碰撞吸能机构(4)通过紧固连接所述前纵梁(5),二级碰撞吸能机构(4)的导力杆(9)紧贴所述前防撞梁(5)的内壁;所述的一级碰撞吸能结构(2)和二级碰撞吸能结构(4)都通过导力杆(9)来带动对称分布的剪切面板(6)的一端产生塑性变形而进行吸能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二级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结构是串连对称型耗能阻尼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二级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型面板的形状具体为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二级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两块剪切面板呈对称形式分布在导力杆的两边,剪切面板的另一端与后安装板上的侧挡板进行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5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