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货车发动机进气喉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777.6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钱圣东;蔡松华;邓友权;林德开;戴松玉;田壮言;程海洋;闞树莹;周庄平;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汽车集团温州云顶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车 发动机 喉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是指货车发动机进气喉管。
背景技术
进气喉管设置于货车发动机室内,用于给发动机工作提供空气。现有的货车发动机进气喉管的结构包括有喉管管体,管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进气口处设置有隔离灰尘和异物的滤网,喉管管体相对滤网的后端侧壁设置有排水口,用于将空气中的水分在喉管内凝结而排出,以防止水分大量进入发动机。
这种传统的进气喉管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存在以下缺点:空气通过滤网空气流速大为下降,影响了单位时间的进气量,另外,防水效果不够理想,经常在雨水天气时,导致大量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发动机,影响了货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货车发动机进气喉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有喉管管体,喉管管体内设置有进气通道,该喉管管体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还包括有设置于喉管管体进气端的进气板,该进气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布的进气窗,所述的进气窗内转动设置有十字螺旋翼,所述喉管管体的内壁相对进气板的后端设置有环形凹槽,该喉管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通的出水口,所述的环形凹槽内嵌配固定设置有泡沫金属板,该泡沫金属板和环形凹槽的底壁之间留有可供水流动的间隙,所述喉管管体内相对泡沫金属板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活性碳层。
通过本设置,进气板上的进气窗内转动设置有十字螺旋翼,该结构在进气喉管进气时,空气流过十字螺旋翼就能驱动该十字螺旋翼转动,进而使得空气保持螺旋状态进入进气通道内,从而能保障空气的流速,而且该十字螺旋翼在其尺寸较小时还起到过滤空气的异物的作用,另外,设置泡沫金属板,使得空气的水分大量凝结成水并通过泡沫金属板和环形凹槽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从出水口排出,而空气的多余的水汽则被吸附与活性碳层,如此,可以有效防止大量水汽进去发动机,保障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喉管管体的进气端设置有承插腔,所述的进气板的内端设置有承插座,二者构成可拆卸承插联接。通过本设置,结构设置简单,便于进气板内侧的泡沫金属板和活性炭的安装和更换维护。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喉管管体的进气通道内设置有两根联接喉管管体上下两内壁之间的支撑板。通过本设置,使得喉管管体的强度大为增强,防止受压变形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置合理,保障空气流量,并防止空气中水汽大量通过进气喉管进入发动机,保障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有喉管管体1,喉管管体内设置有进气通道,该喉管管体的一端为进气端12,另一端为出气端13,还包括有设置于喉管管体进气端的进气板2,该进气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布的进气窗21,所述的进气窗内转动设置有十字螺旋翼22,所述喉管管体1的内壁相对进气板的后端设置有环形凹槽14,该喉管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14相通的出水口15,所述的环形凹槽14内嵌配固定设置有泡沫金属板3,泡沫金属是孔隙度 [多孔体中所有孔隙的体积与多孔体总体积之比]达到90%以上,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多孔金属,它的透气性很高,几乎都是连通孔,孔隙比表面积大,材料容重很小。本实施例该泡沫金属板直接从市场采购获得。
该泡沫金属板3和环形凹槽14的底壁141之间留有可供水流动的间隙,所述喉管管体1内相对泡沫金属板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活性碳层4。
另外,本实施例所述的喉管管体1的进气端设置有承插腔111,所述的进气板2的内端设置有承插座23,二者构成可拆卸承插联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喉管管体1的进气通道内设置有两根联接喉管管体上下两内壁之间的支撑板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汽车集团温州云顶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汽车集团温州云顶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流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业务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