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871.1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苏兴国;范丽春;唐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广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53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位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复位电路由一个复位芯片、两个电容以及一个电阻连接组成。上述结构的复位电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采用了集成的复位芯片,因此必然会导致现有技术复位电路的生产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该复位电路并没有复位延时,即通过延时将电容内的电荷释放完毕,因此若没有将电容内的电荷释放完毕,其必然会影响下次的复位,从而影响该复位电路的工作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且工作可靠性高的复位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1、R2、R3,电解电容CE1,电容C1,二极管VD1、三级管Q1;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解电容CE1的正极均与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E1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三级管Q1的b极连接;所述三级管Q1的c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VD1的阳极、电阻R3的另一端、三级管Q1的e极、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采用的是最为常见的电子器件组成,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的生产成本较低。另外,由于该复位电路采用电解电容CE1作复位延时,也加上了二极管VD1与电解电容CE1构成回路,加快电容C的电荷释放,从而保证了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能进行下一次复位,进而使得该复位电路的工作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1、R2、R3,电解电容CE1,电容C1,二极管VD1、三级管Q1;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解电容CE1的正极均与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即采用图1中的VDD+5V供电;所述电解电容CE1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三级管Q1的b极连接;所述三级管Q1的c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VD1的阳极、电阻R3的另一端、三级管Q1的e极、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供电电源的负极(也就是公共接地端)连接,其中三级管Q1的b极为复位信号输入端。
工作原理:当电源一上电时,VDD+5V就会给电容CE1充电,在给电容CE1充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是可以通过电容CE1的,这时候三极管Q1的b极是有瞬间电压,而且这个电压大于0.7V,从而三极管Q1瞬间导通,RESET端的电位也瞬间被拉低,当MCU检测到RESET端的电位被拉成低电平的状态时,会做出一个复位响应。当电容CE1充满电之后,电容CE1相当于一个开路,这时候三极管Q1被截止,复位过程结束。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广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广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鳗鲡狂游症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