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设备静态电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944.7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日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设备 静态 电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设备静态电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上车载设备的增多,它们的静态电流消耗越来越多的被关注,蓄电池的容量有限,车载设备的静态电流过大时,很容易造成电池溃电;当蓄电池的电量处于一种低电量状态又得不到及时的电量补充时,车载设备的静态电流消耗过大会导致蓄电池自身损坏,且汽车会因没电启动不了。目前通用的测量汽车静态电流的方法是人工使用万用表检测,自动化程度不够,检测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简便且精准的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设备静态电流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包括为所述车载设备供电的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上设有车辆钥匙开关信号检测端,还包括依次连接电流采样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数据输出模块,所述电流采样模块与被测设备及电源模块连接。
具体的,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包括一放大器,所述放大器同相输入端与第一检测电阻、第二检测电阻连接,反相输入端与第三检测电阻、第四检测电阻连接,输出端分别与第五检测电阻连接形成反馈电路、以及与第六检测电阻连接。
具体的,所述数据输出模块包括显示单元。
具体的,所述数据输出模块包括数据异常时的警报单元。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采用一ADC模数转换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控制采样电路工作的控制模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受控于MCU的继电器及受继电器控制的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与放大器连接,为放大器提供工作电源。
优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电路和数码管显示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以实现自动检测,自动化程度高,并有效、精确地检测出静态电流;(2)操作便捷,只需在车辆熄火,车辆钥匙开关关闭时便可进行检测,且检测所花费时间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设备静态电流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载设备静态电流检测装置,包括为所述车载设备供电的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上设有车辆钥匙开关信号检测端,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流采样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数据输出模块,所述电流采样模块与被测设备及电源模块连接。
电流采样模块包括一放大器,所述放大器同相输入端与第一检测电阻、第二检测电阻连接,反相输入端与第三检测电阻、第四检测电阻连接,输出端分别与第五检测电阻连接形成反馈电路、以及与第六检测电阻连接;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电路和数码管显示器。当车辆钥匙开关关闭时,电流采样模块开始工作,对被测设备进行电流采样检测,输出相应采样信号经电流采样模块中的放大器输出进入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采用一ADC模数转换器,ADC模数转换器把采样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至数据输出模块中的显示单元的数码管显示器将静态电流数字显示出来。
为了实现自动化检测和显示,车载设备静态电流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采样电路工作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一受控于MCU的继电器及受继电器控制的第二电源,第二电源与放大器连接,为放大器提供工作电源。
由于汽车对车载设备的耗电有一定的要求,车载设备静态电流一般不得超过3mA。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据输出模块包括数据异常时的警报单元,当采样检测的电流超过3mA,位于数据输出模块的警报单元会发出相应的警报提醒。
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未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采用公知的成熟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