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十字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8113.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理;梁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理;梁昆鹏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李红卫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十字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移动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十字耦合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讯领域,用于通信信号传输并对通信信号进行分配的腔体耦合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的调频耦合器一般包括腔体、盖于所述腔体的强改、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两条耦合线或者导体,即传输导体和耦合导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墙体上并与腔体连通的四个端口:直通端口、耦合端口、输入端口和隔离端口;其中传输导体与其中两个端口连接以实现信号通信的传输,所述耦合导体与两外两个端口的连接以实现通信信号的耦合。其中两条导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而且此间隙的大小是直接影响所述腔体耦合器耦合度的因素之一。但现有的传输、耦合导体一般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两个端口相连接,端口之间的距离一般都在0.75米以上,从而增大耦合器成本。而且耦合导体间的间隙是固定的,当重新调节所述导体和偶合体之间的耦合度时就需要调节耦合导体与端口的角度,其需要拆卸腔体,,进行二次焊接等步骤,整体操作极其麻烦,并且不易达到腔体耦合度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十字耦合器,以调整传输导体和耦合导体之间的间隙,从而调整所述腔体耦合器的耦合度,所述腔体耦合器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式十字耦合器,其包括腔体、设置在腔体内的两个耦合线、设置在腔体侧壁外表面上的四个端口,所述的腔体为圆柱形腔体,四个端口分别设置在圆柱形腔体的侧面,且四个端口任意两个相邻的端口之间的距离均相等;腔体底面设置有固定绝缘杆,所述的两个耦合线由导体带构成并且分别包括两个末端部分和一个中间部分,且两个耦合线固定在固定绝缘杆上;所述两个耦合线分别关于穿过它们各自中间部分长度方向上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该中间部分的对称轴对称,各个耦合线的两个末端部分处于中间部分的同一侧并且分别朝向对称轴倾斜且不相互接触,所述圆柱形腔体的内侧壁设有调节件,腔体内底面设有绝缘支撑件,所述两个耦合线固定在绝缘支撑件上。
所述的调节件包括螺母、螺钉以及绝缘头,所述螺钉穿过腔体,所述螺钉的两端分别连接螺母和绝缘头,螺母位于腔体外,且绝缘头抵触两耦合线的其中一条。
所述的两个耦合线为第一耦合线和第二耦合线,二者的中间部分相互对置且相互平行。
所述四个端口是以逆时针方向,按照耦合端口、隔离端口、直通端口和输入端口依次排列。
所述的两个耦合线中的一条耦合线的两个末端部分分别与直通端口和输入端口连接,另一条耦合线的两个末端部分分别与耦合端口和隔离端口连接。
所述的绝缘头的长度不大于第一耦合线的中间部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圆柱型腔体,装配方便、整体美观;在腔体外周面的四个相互垂直方向分别设置四个端口,从而使四个端口之间所需耦合线距最短,节省成本;进一步的在腔体的侧面设置由螺母、螺钉和绝缘头组成的调节件,从而使耦合器能够根据需要对耦合度进行调节,而不用拆卸、对耦合线间隙进行二次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式十字耦合器,其包括腔体11、设置在腔体11内的第一耦合线3、第二耦合线2、设置在腔体11侧壁外表面上的四个端口,四个端口以逆时针方向分别为输入端口1、直通端口6、隔离端口10和耦合端口4,从而使耦合器体积最小化,缩短端口之间的连线距离。四个端口分别设置在圆柱形腔体11的四个侧面,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端口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两个耦合线由导体带构成,且分别包括两个末端部分和一个中间部分,两个末端部分处于中间部分的同一侧;第二耦合线2的两个末端分别与直通端口6和输入端口1连接,第一耦合线3的两个末端分别与耦合端4和隔离端10相连接。
两个耦合线分别关于穿过它们各自中间部分长度方向上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该中间部分的对称轴对称,各个耦合线的两个末端部分处于中间部分的同一侧并且分别朝向对称轴倾斜且不相互接触。
腔体11为圆柱形,不仅外观美观,而且腔体11的上盖和腔体11可以实现螺纹连接(图中未示出),使耦合器密封性大大提高,而且方便快速的拆卸、安装。
在圆柱形腔体11的内侧壁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螺母7、螺钉8以及绝缘头9,螺钉8穿过腔体11,螺钉8的两端分别连接螺母7和绝缘头9,螺母7位于腔体11外,且绝缘头9抵触在第一耦合线3的中间部分。圆柱型腔体11内底面设有绝缘支撑件5,两个耦合线固定在绝缘支撑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理;梁昆鹏,未经刘学理;梁昆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8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幕墙
- 下一篇:一种井道下挂式转换梁的隔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