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锁常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8350.8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廖礼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毅达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00 | 分类号: | E05B7/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常开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涉及一种门锁常开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进入的人员进行控制时,一般都需要在门上安装门禁系统,门禁系统的门锁一般都是常闭状态的,需要进入室内开门时,都要采用钥匙或者输入电子信息才能开锁进入室内,或者联系室内人员来为室外人员开锁进入,然而很多情况下又需要门处于常开状态,比如在向室内运送物品时,召开会议等陆续有多数人需要进入时等等,都需要门处于常开状态,否则,反复开锁非常麻烦,耗费时间,目前需要此类门处于常开状态时,都是采用在门与门框之间夹一坚硬的物体,或者通过一重量较大的物品挡住门板,避免门板关门锁合,这样的办法长期使用会对门板造成伤害,比如造成门板无法自动复位到关门状态,或者使门板与门框连接的合页损坏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锁常开机构,该门锁常开机构能够方便使门锁保持常开状态或者常闭状态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锁常开机构,包括主体、压体、斜舌、联动机构、挡块和操作装置,斜舌一端位于主体内,斜舌另一端能够保持伸出主体外部的状态,压体位于主体外部,压体能够通过位于主体内的联动机构带动斜舌缩回主体内部,挡块设于主体内,操作装置设于主体外,操作装置能够带动挡块运动到设定位置,挡块在设定位置恰阻挡联动机构带动斜舌伸出主体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舌另一端能够保持伸出主体外部的状态的结构为:斜舌能够直线滑动插设于主体内的滑槽里,该滑槽内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两端分别紧抵滑槽底面和斜舌一端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体能够通过位于主体内的联动机构带动斜舌缩回主体内部的结构为:联动机构包括一连扳和一转向轴,连接板能够沿垂直斜舌运动方向直线滑动定位于主体内,压板上设有伸入主体内的突栓,突栓与连扳一端连接并带动连扳滑动,转向轴能够转动定位于主体内,连扳直线滑动能够拨动转向轴转动,转向轴上形成有第一凸块,该第一凸块与斜舌连接并带动斜舌直线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突栓与连扳一端连接并带动连扳滑动的结构为:连扳上设有一连接孔,压板的突栓恰插设于该连接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扳直线滑动能够拨动转向轴转动的结构为:连扳上还设有沿垂直其运动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形插孔,转向轴上形成有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不 在转向轴的转动轴线上,所述第二凸块恰插设于连扳的第一长条形插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该第一凸块与斜舌连接并带动斜舌直线滑动的结构为:斜舌上形成有沿垂直其运动方向延伸的第二长条形插孔,转向轴上的第一凸起恰插设于斜舌上的第二长条形插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块转动定位于主体内,挡块呈偏心结构,挡块离转轴远的一侧恰能够阻挡连扳朝向带动转轴使斜舌伸出主体外部方向滑动的端面,操作装置为与挡块同轴固连的旋钮,该旋钮位于主体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块转轴上还套设有一第一扭簧,该第一扭簧两端分别紧抵挡块侧壁和主体侧壁,所述压体铰接于主体外侧,压体与主体的铰接轴上套设有一第二钮簧,该第二钮簧一端紧抵压体侧壁,第二钮簧另一端紧抵主体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板带动联动机构实现斜舌伸出主体外或者缩回主体内,又通过操作装置带动挡块运动,实现对联动机构运动的阻挡,实现了门锁能够保持常开状态,方便人员进出,避免反复开锁,给进出造成困扰,也无需再采用外物对门板进行干涉,避免了门板的损伤,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板和挡块的自动复位功能,实现了对门锁处于常开状态和解除常开状态的快速操作,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采用钥匙、信息卡等外物,也无需输入密码,避免了钥匙、信息卡等丢失造成无法开门或者忘记密码无法开门的情况发 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常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常态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部剖视图;
图5为使本实用新型保持常开状态操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保持常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保持常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B-B部剖视图;
图9为解除本实用新型常开状态操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毅达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毅达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8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