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壁挂式的声音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8428.6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鄢碧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鄢碧珠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壁挂式 声音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壁挂式的声音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声音报警器都是有专门的安装卡扣进行安装,安装时要对墙体进行钻孔,会破坏墙体,同时要实现可调温度报警时,都是使用MCU进行控制并调温,使用MCU虽然功能强大,但是成本过高,实现和使用复杂。如果只是想实现简单的不同温度报警,则MCU式的报警器过高的成本使得客户接受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壁挂式的声音报警器,解决现有可调温的声音报警器实现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壁挂式的声音报警器,包括上盖、下盖和报警电路板,报警电路板置于上盖和下盖之间,上盖上具有喇叭出声孔和可调电阻孔,下盖具有市电插头,报警电路板上包括电源转换电路和调温报警电路,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市电插头连接,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调温报警电路的电源连接,调温报警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0,热敏电阻R0的一端与电源正极和喇叭的一端连接,热敏电阻R0的另一端与振荡器T1的一输入端和可调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振荡器T1的另一输入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反相器D2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振荡器T1的输出端和反相器D1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D1的输出端与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反相器D2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喇叭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市电插头为三角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插在墙上的插座面板上,同时只要调整上盖上的可调电阻即可实现对报警温度的调整,使用方便,同时本电路的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温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壁挂式的声音报警器,包括上盖1、下盖2和报警电路板3,报警电路板3置于上盖1和下盖3之间,上盖1上具有喇叭出声孔4和可调电阻孔5,下盖3具有市电插头6,报警电路板3上包括电源转换电路和调温报警电路,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市电插头6连接,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调温报警电路的电源连接,调温报警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0,热敏电阻R0的一端与电源正极和喇叭的一端连接,热敏电阻R0的另一端与振荡器T1的一输入端和可调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振荡器T1的另一输入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反相器D2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振荡器T1的输出端和反相器D1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D1的输出端与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反相器D2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喇叭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其中电源转换电路实现了市电电压与调温报警电路的电源的直流电压的转换。
在使用过程中,调整可调电阻R1的阻值,使得可调电阻R1与电阻R2的电阻值之和与热敏电阻R0的阻值,对电池电压进行分压。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0阻值下降,当阻值到降低到某个数值,使得振荡器T1输出高电平,经过反相器D1和反相器D2缓冲,到了三极管Q1,使得三极管Q1导通,喇叭发声。此时振荡器T1的输出端又变成低电平,三极管Q1截止,喇叭不发声。如此循环,产生喇叭间隔报警的效果。
当需要时,只要调整可调电阻R1的阻值,就可以设定任意的报警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市电插头为三角插头。三角插头可以使得本报警器更牢固地固定在插座面板上。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鄢碧珠,未经鄢碧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8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移动式排涝装置
- 下一篇:体温表防摔海绵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