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纹连接自锁管接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9555.8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0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贾文强;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2 | 分类号: | F16L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兰英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连接 管接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行业领域的管路连接的管接头装置,这些领域涉及飞机、飞机发动机、汽车等行业。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可自锁的螺纹连接管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空领域,目前液压管路之间的连接和密封主要靠管接头来实现,为了保证飞机、发动机在正常工况下工作,管接头之间不会在长期振动载荷的作用下松脱,从而导致管路连接失效,造成严重的燃油、滑油泄露事故,在实际中绝大部分管接头的螺纹连接需要锁紧结构。现有的螺纹连接管接头的锁紧结构大部分采用锁紧丝形式。在锁紧时需要专门的锁紧工具,操作麻烦,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锁紧丝锁紧方向被弄反的误操作,导致锁紧失效,而且需要锁紧的地方需要设计锁紧孔,不利于结构的紧凑化设计,部分结构中更是由于空间的局限性,无法设计锁紧结构,靠外界锁紧丝锁紧的方法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为此,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纹连接自锁管接头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外端和第一内端的管接头;具有第二外端和第二内端的管接嘴,所述管接头的第一内端的第一端面的形状和所述管接嘴的第二内端的第二端面的形状做成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接合的配合位置所述第一内端和所述第二内端之间形成密封;具有第三外端和第三内端的外套螺母,所述外套螺母与所述管接头螺纹配合而能够在所述管接头的外表面上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管接嘴在配合位置和非配合位置之间轴向移动。
所述螺纹连接自锁管接头装置还包括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用于轴向地将外套螺母锁定在配合位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套螺母的轴向壁上的多个开孔,所述多个开孔沿所述轴向壁的周向间隔分布;容纳在各个开孔中的圆圈体,所述多个开孔构造成使得所述圆球体的小于二分之一的部分能够突出于所述外套螺母的轴向壁的内表面;设置在所述管接头的轴向壁的周向外表面上的容纳部,在所述配合位置,所述容纳部的位置和形状与所述多个开孔相对应,从而当所述圆圈体的所述部分突出于所述外套螺母的轴向壁的内表面时,所述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圆圈体的所述一部分;具有第四外端和第四内端的锁紧环,所述锁紧环设置在所述外套螺母周围,并能够在所述外套螺母的外表面上轴向移动,所述锁紧环设置成其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在所述配合位置时推压所述多个开孔中的所述圆圈体进入所述容纳部。
较佳地,所述锁紧环包括:轴向延伸的轴向壁;以及突伸于所述锁紧环的所述轴向壁的内表面的周向凸缘,所述周向凸缘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内周表面,所述锁紧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形成在所述内周表面。
较佳地,所述自锁装置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沿所述外套螺母的周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周向延伸,当锁紧环在所述配合位置,使所述周向凸缘配合在所述多个开孔上时,所述止挡件能够与所述周向凸缘的所述第一侧面接触,以将所述外套螺母保持在所述配合位置。
较佳地,所述自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套螺母的外表面上的靠近所述锁紧环的第四外端的限位突台,所述限位突台用于止挡在非配合位置的所述锁紧环;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周向凸缘的第二侧面与所述限位突台之间,以偏置所述锁紧环朝向所述配合位置。
较佳地,所述止挡件包括沿至少一部分周向的卡环,所述卡环的下部容纳在所述外套螺母的轴向壁内,或与所述外套螺母的轴向壁一体。
较佳地,所述外套螺母的第三内端设有环形矩形槽,以容纳所述周向卡环的下部,所述卡环是一个开口的卡扣,用弹簧钢制成,所述圆圈体是钢球。
较佳地,所述自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紧环的第四内端的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的形状做出当所述外套螺母在非保持位置时,所述第四内端将所述圆球体保持在所述开孔中。
较佳地,所述外套螺母的所述第三外端设置成与所述管接嘴的所述第二内端配合,当所述外套螺母朝配合位置轴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管接嘴也朝所述配合位置轴向移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中的一个形成为球形凸面,另一个形成为能够与球形凸面密封配合的锥形面。
较佳地,所述容纳部包括环状弧形槽,其轴向的靠近所述第一内端的部分形成弧形。
较佳地,所述容纳部的形状做成在所述外套螺母从所述配合位置移动到所述非配合位置时,所述圆球体能够在容纳部中滚动或滑动。
较佳地,所述弧形的半径比所述圆球体的半径大0.5至1mm。
较佳地,所述开孔形成为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95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