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件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9865.X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孟进军;刘希梁;李候清;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23 | 分类号: | F16L3/22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为例,整机在运输时需要将车的主要部件进行拆卸,分体运输,这就使得铺设在该部件内部的液压管路一起进行拆分,那么部件与部件之间就要用较为方便拆卸和安装的快插(快插为快插接头的简称)加以连接。
为了保证装拆的可行性,快插的一侧多数采用胶管形式的软连接,这就造成了一些不好的结果:
其一,拆卸以后胶管快插部分摆放较为凌乱,影响了部件的美观性;其二,弹性的胶管若不加以固定,就有可能在高处掉落,造成安全隐患。其三,未加固定的胶管,总是自由伸出或弯曲,造成了运输超宽或是容易摩擦损坏。
目前,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胶管快插管件固定装置,其是用一块板将快插的防尘帽加以固定,这样就可以再拆卸快插以后,直接将快插旋入防尘帽,这样快插也就固定起来。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上述方案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防尘帽采用铝合金材料,因其具有的刚性,所以才能固定快插,但防尘帽的成本就会提升。现有技术中多数使用的快插防尘帽采用橡胶的软材料,不能采用上述方案进行固定,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快插防尘帽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管件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件固定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至少一个定位体,其中:
所述定位体的一部分区域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体的另一部分区域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所述定位体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每个定位体与所述支架两者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管件定位空隙;或者,所述定位体与所述支架两者之间形成有至少两个管件定位空隙。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体的数目为至少两个,其中:
每个所述定位体的其中一端通过活动连接结构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且每个所述定位体均能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
每个所述定位体的其中另一端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体设置有内凹弧面,所述内凹弧面与所述支架两者之间形成有所述管件定位空隙。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活动间隙,每个所述定位体的其中另一端穿过所述活动间隙的部分连接有止退部件,所述止退部件抵接在所述支架上。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体上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止退部件贯穿所述定位通孔。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止退部件为销子。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体朝背离所述支架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通孔。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通孔的间距尺寸相一致。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凸起、连接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体上的连接孔,其中:
所述连接凸起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定位体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以及所述安装孔的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连接凸起相铰接或相枢接。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板体以及顶端与所述板体固定相连的支撑体,所述板体与所述支撑体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管件定位空隙在垂直于所述板体上的最大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件固定装置中,定位体与支架之间存在可拆卸连接区域,当需要固定管件(可以通过固定胶管端部刚性套筒外表面上的凹槽、胶管或胶管快插接头的方式实现对由胶管、胶管端部刚性套筒以及胶管快插接头三者构成的管件整体的定位)时,可以解除可拆卸连接,增大定位体与支架之间的间隙,待将管件放置在管件定位空隙内之后,再重新使定位体与支架之间再次形成可拆卸连接即可实现对管件的定位,由于定位体与支架的材料没有必要一定要使用铝合金等成本昂贵的刚性材料,故而成本较为低廉,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98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