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模式闪光灯控制电路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0613.9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阿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于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闪光灯 控制电路 终端设备 | ||
1.一种双模式闪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一恒流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二恒流模块、闪光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恒流模块依次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恒流模块依次相连,所述第二恒流模块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恒流模块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恒流模块输出端与所述闪光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闪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双模式闪光灯控制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基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与所述第七电阻(R7)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R7)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与所述闪光灯相连;所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基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基极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七电阻(R7)一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七电阻(R7)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闪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灯为LED闪光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闪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双模式闪光灯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基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基极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基极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基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基极,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闪光灯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外备包括外壳、弹性部件、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裹于所述外壳外表面,且所述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外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弹簧或弹片,所述弹性部件为多个;所述保护套于柔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阿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阿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06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气溶胶中口蹄疫病毒的方法及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高效手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