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调度用监控操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0653.3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张勇;魏光;吴彬;张天冉;潘光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禹城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00 | 分类号: | H02B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调度 监控 操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调度用监控操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调度运行监控业务越来越复杂多样,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电力监控设备也越来越趋于智能化和系统化,往往需要多种系统并用,从而一机多屏的需求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对显示器的需求增多。现在普通的电力综合监控操作台长度较长,上面放置一排显示器,调度员需要监视和操作所有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特别是在发生故障或急需操作时还需要不断切换显示器,而这样会严重影响调度员进行电网事故处理的速度,给电网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电力调度用监控操作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调度用监控操作台,包括台面,所述台面上前后并排
设置有若干横向的长条形槽孔,每个槽孔正下方并排设置有若干可升降的托架,每个托架上方设置有一个可随托架上下穿越槽孔的显示屏,每个托架下方均单独设置有升降机构,台面前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和若干多层键盘托架,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若干与升降机构对应的升降开关,台架底部设置有与显示屏信号连接的电脑主机,每个槽孔的后侧边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可盖在槽孔上的翻盖,所述翻盖的下表面设置有综合接口盘,所述翻盖内部设置有穿线通道,所述穿线通道内穿有与综合接口盘连接的线缆。
上述每个多层键盘托架包括两个支撑架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的上下若干层托板,每个托板的两侧均设置有C形滑轨,支撑架竖直设置在台面前沿底部,两个支撑架内侧均设置有上下若干层与滑轨相配合的滑轮。
上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每个气缸均连接一个分支进气管和一个分支出气管,所有分支进气管共同连接有外接气源的总进气管,每个分支进气管和分支出气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对应的升降开关电连接。
上述托架包括上部的连杆和下部的紧固套筒,所述连杆顶部设置有横向的U形卡槽,显示屏插入U形卡槽内,紧固套筒套在气缸的活塞杆上,并且紧固套筒侧壁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采用可升降的显示器,在缩短原有操作台长度的基础上,实现在了上下多层次展示画面的功能,方便调度员监控画面,在发生故障或急需操作时,提高了调度员进行电网事故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键盘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台面,2槽孔,3翻盖,4综合接口盘,5托架,6显示屏,7控制面板,8多层键盘托架,9台架,5-1气缸,5-2U形卡槽,5-3连杆,5-4紧固套筒,5-5分支出气管,5-6分支进气管,5-7电磁阀,5-8总进气管,5-9紧固螺栓,8-1托板,8-2滑轨,8-3滑轮,8-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调度用监控操作台,包括台面1,与普通的台面1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台面1缩短了长度,同时加宽了宽度。为了使在观看后面显示屏6时不被前面的显示屏6挡住,在台面1上前后并排设置了若干横向的长条形槽孔2,每个槽孔2正下方并排设置有若干可升降的显示屏6。当需要看后面的显示屏6上的画面时,将该显示屏6升起一定高度即可。
每个槽孔2的后侧边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可盖在槽孔2上的翻盖3,当显示屏6降到槽孔2下方后,可以将翻盖3翻下经槽孔2盖上,保持台面1的平整。当需要升起显示屏6时,将翻盖3向后翻开,槽孔2就会打开。在翻盖3的下表面设置有综合接口盘4,综合接口盘4集合了电源、USB、键盘、鼠标、电话、视频等多种接口,可以方便插接电气设备,减少了用线,便于集中管理和维护。翻盖3内部设置有穿线通道,穿线通道内穿有与综合接口盘4连接的线缆,减少线缆占用的空间,避免多种线缆相互纠缠在一起。翻盖3的上表面设置有槽形的把手,方便翻动翻盖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禹城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禹城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0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