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与加固既有桥梁的高空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1098.6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魏洋;李国芬;纪雪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加固 既有 桥梁 高空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与加固既有桥梁的高空脚手架,属于桥梁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在交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建有数十万座各种桥梁,包括公路桥梁、铁路桥梁、人行桥梁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现有的桥梁常常面临检测与加固的需要,其检测与加固通常以施工脚手架作为作业平台。最常见的施工脚手架形式为满堂脚手架,这种脚手架对桥下净空在5m以内桥梁尚且切实可行,但对于桥下净空5m以上的高空桥梁及桥下存在深水、或铁路、公路等下部交通的桥梁,该种形式的施工脚手架难以适用。对于上述既有高空桥梁的检测与加固,目前的高空脚手架主要有:(1)桥梁检测车;(2)移动挂篮。采用桥梁检测车进行高空桥梁的检测与加固时,其工作面为点式,工作面积小,工作难以展开,对于桥面较宽的桥梁(如大于20m),检测车难以达到桥梁内侧面,其可承担的施工人员、材料、设备重量十分有限,工作费时费力,且桥梁检测车的设备成本高、台班费用高。采用移动挂篮进行高空桥梁的检测与加固时,其工作面为条带形,较桥梁检测车工作面增大,但仍然局限于狭窄的工作面,挂篮自重大,承重能力低,纵向移动难度大,且容易发生倾覆安全事故。
对于高空桥梁的检测与加固,高空脚手架(如桥梁检测车、移动挂篮)的搭设常常对工程造价和工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高空脚手架的费用甚至超过工程本身的直接费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桥梁高空脚手架,是高空桥梁检测与加固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检测与加固既有桥梁的高空脚手架,其利用抗拉能力强的吊索与截面刚度大的空心钢管相结合作为主要受力体系,利用轻质的编织网与脚手板作为局部传力构件,组成质量轻、工作面大、空间封闭的高空脚手架。其搭设方法,通过化整为零,自上而下,以现有桥梁作为承重结构,依次以先安装的构件为工作平台,安装后继构件,逐渐形成高空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检测与加固既有桥梁的高空脚手架,包括桥梁墩台、桥梁护栏、吊索、横向钢管、纵向钢管、斜向钢管、局部加强件、编织网、脚手板。其特征在于吊索从空心的横向钢管的内部连续穿过,吊索穿过横向钢管之后转向伸至桥梁护栏,两端与桥梁护栏固定连接,在横向钢管的两端设置有局部加强件,对横向钢管的端部进行加强,吊索及横向钢管垂直于桥梁纵向,沿着桥梁纵向间隔布置,布置间距0.5m~2.0m,纵向钢管、斜向钢管分别与横向钢管垂直和斜向交叉布置,横向钢管、纵向钢管、斜向钢管两两之间在相互交点处通过金属扣件连接,以加强作业平台的稳定性,编织网满设并绑扎固定于吊索及横向钢管的内侧,横向钢管在紧邻桥梁墩台处距离桥梁底面的净距不大于0.5m,在其它位置处,距离桥梁底面的净距1.8m~2.3m,编织网与吊索及横向钢管共同形成密闭的高空脚手架。
所述的吊索的长度大于横向钢管的长度,吊索抗拉能力高,空心的横向钢管的截面刚度大,二者结合构成桥梁高空脚手架的主要受力体系,其分别提供整体承载和局部刚度的功能需求,局部加强件为金属套管或金属扣件,设置于横向钢管的两端四周,其设置宽度10mm~100mm,厚度不小于3mm。
所述的脚手板铺设于横向钢管及编织网的内侧,根据需要,可以局部铺设或全部铺设,脚手板为竹材、木材或复合材料制作。
所述的吊索和编织网为柔性钢丝、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吊索通过索夹和御扣固定连接于桥梁护栏,编织网预留有进人孔。轻质的编织网与脚手板作为局部传力构件,与吊索、横向钢管共同组成质量轻、工作面大、空间封闭的高空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检测与加固既有桥梁的高空脚手架,其搭设方法通过化整为零,自上而下,以现有桥梁作为承重结构,依次以先安装的构件为工作平台,安装后继构件,逐渐形成高空脚手架,具体的说,利用现有桥梁结构为着力点,以牵引绳依次将各个吊索和横向钢管牵引安装于桥梁两侧的桥梁护栏,以横向钢管为后继工序的作业平台,依次安装纵向钢管和斜向钢管、编织网和脚手板,形成桥梁施工高空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A、在横向钢管的两端设置局部加强件;
B、将吊索从横向钢管的内部连续穿过,横向钢管固定于吊索的中部;
C、将吊索的一端与桥梁护栏固定连接,利用牵引绳牵引吊索的另一端,自桥梁下部牵引至另一侧桥梁护栏,将吊索的另一端与另一侧桥梁护栏固定连接;
D、循环以上A~C步骤,完成所有吊索和横向钢管的安装;
E、以横向钢管为后继工序的作业平台,安装纵向钢管和斜向钢管;
F、以横向钢管为后继工序的作业平台,安装编织网和脚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1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化锌半导体薄膜的简单高效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光盘紫外固化的光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