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桥电缆伸缩缝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1519.5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桥 电缆 伸缩缝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桥电缆伸缩缝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对用电量的规模的需求迅速增长,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的协调性日趋重要,架空线路给城市景观和和空间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使城市美观以及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同时也为保证各类设施及人身安全的需要,输电线路采取电缆敷设成为电网规划中一项重要措施。而高压电力电缆过桥为电缆敷设中的一种情形。当电缆通过河流、湖海时,水底敷设电缆较复杂,且运行事故较高,运用电缆过桥技术解决电缆敷设问题是当前电网进行规划采用的方法之一,把电缆敷设在大桥的桥箱中,可大大节省电缆敷设通道的开支。但由于桥梁和电缆的热伸缩性能差异较大,因此在高压电力电缆过桥安装施工时,必须考虑桥梁伸缩的吸收,尤其是桥梁伸缩量较大,采用蛇形敷设根本无法吸收桥梁的伸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过桥电缆方便安装在桥上,并且使得过桥电缆可以随桥梁伸缩缝的变化而变化,防止桥梁伸缩量较大造成电缆的折断或拉断的过桥电缆伸缩缝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过桥电缆伸缩缝补偿装置,包括底架、连杆机构、弹簧钢板、托夹轮和电缆固定夹,所述底架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分别固定在桥梁伸缩缝的两侧,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近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桥梁伸缩缝的距离,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上,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上设有所述电缆固定夹,所述电缆固定夹将电缆的两端固定,所述电缆的中部通过电缆固定夹固定在所述连杆机构上。
所述第一底架的一端固定在桥梁伸缩缝的一侧,另一端设置在桥梁伸缩缝的另一侧并且支撑在桥梁上的滑动托板上。
所述连杆机构由两根连杆铰接而成,两所述连杆的铰接点上固定有长度沿电缆的方向延伸的弹簧钢板,所述弹簧钢板设置在所述电缆的下方支撑所述电缆并且所述弹簧钢板延伸的末端上设有所述电缆固定夹固定所述电缆。
所述连杆机构中靠近桥梁伸缩缝一端的连杆上安装有第一夹轮,所述电缆与所述第一夹轮滚动连接。
所述第一底架和所述第二底架之间还安装有与所述连杆机构配合的导向连杆机构,所述导向连杆机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上,从所述连杆机构伸出的所述电缆通过固定在所述导向连杆机构上的第二夹轮与所述导向连杆机构滚动连接。
所述导向连杆机构由两根连杆铰接而成,所述导向连杆机构在两所述连杆的铰接点固定有弹簧钢板,所述弹簧钢板设置在所述电缆的下方支撑所述电缆并且所述弹簧钢板延伸的末端上设有托轮支撑所述电缆。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桥梁伸缩缝的两侧分别固定底架,并且通过电缆固定夹将电缆固定在伸缩缝的两侧,电缆的中部通过设置在两底架之间的连杆机构支撑连接,从而使得电缆在桥梁伸缩时的形变路径可控,当桥梁伸缩时,连杆机构的活动端随着桥梁伸缩缝距离的变化而上下运动,带动电缆在垂直方向上运动,刚好抵消了电缆由于桥梁伸缩缝在水平方向的伸长或缩短量,而且通过连杆机构上的弹簧钢板和导向连杆机构上弹簧钢板的支撑,使得电缆形变弯曲处的弧度大,防止电缆产生疲劳效应,造成断裂,而且通过导向连杆机构和连杆机构上的夹轮,保证电缆能够沿连杆机构的运动方向运动,防止跑偏;第一底架的一端固定在桥梁伸缩缝的一侧,另一端设置在桥梁伸缩缝的另一侧并且与支撑在桥梁上的滑动托板上,这样设置是因为在桥梁伸缩缝所在的位置一般是桥梁梁的位置,一般这个位置的高度由于梁占据了一定高度,为了防止连杆机构在运行时受到阻碍,因此通过第一底架延伸将连杆机构设置在桥梁内部空间较开阔的一侧,使得本装置适应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桥梁上当桥梁伸缩缝最大开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桥梁上当桥梁伸缩缝最小闭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过桥电缆伸缩缝补偿装置,底架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底架11和第二底架12,所述第一底架11和第二底架12分别固定在桥梁伸缩缝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底架11和第二底架12近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桥梁伸缩缝10的距离,所述连杆机构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底架11和第二底架12上,所述连杆机构3由两根连杆铰接而成,使得当第一底架11和第二底架12相对移动时所述连杆机构3产生形变,所述第一底架11和第二底架12上设有电缆固定夹1,所述电缆固定夹1将电缆的两端固定,所述连杆机构3的两连杆的铰接点上固定有长度沿电缆的方向延伸的弹簧钢板,所述弹簧钢板设置在所述电缆7的下方支撑所述电缆7并且所述弹簧钢板延伸的末端上设有所述电缆固定夹1固定所述电缆7,所述连杆机构3中靠近桥梁伸缩缝一端的连杆上安装有第一夹轮,所述电缆与所述第一夹轮滚动连接;作为本专利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架11的一端固定在桥梁伸缩缝10的一侧,另一端设置在桥梁伸缩缝10的另一侧并且支撑在桥梁上的滑动托板9上,所述第一底架11和所述第二底架12之间还安装有与所述连杆机构3配合的导向连杆机构8,所述导向连杆机构8由两根连杆铰接而成,所述导向连杆机构8两端也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底架11和第二底架12上,导向连杆机构8和连杆机构3形成一个连续支撑的通道,从所述连杆机构3伸出的所述电缆7通过固定在所述导向连杆机构8上的第二夹轮6与所述导向连杆机构3滚动连接,所述导向连杆机构8在两所述连杆的铰接点固定有弹簧钢板5,所述弹簧钢板5设置在所述电缆7的下方支撑所述电缆并且所述弹簧钢板延伸的末端上设有托轮4支撑所述电缆7,导向连杆机构8的目的在于给连杆机构3提供辅助导向功能,同时使得电缆7的支撑起来时,弧度更大,这样可以有效减小电缆疲劳效应的产生。本装置安装方式可采用预埋螺栓或现场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分别安装在桥梁伸缩缝10两侧的桥梁上,桥梁在伸缩形变时驱动连杆机构3,通过连杆机构3在形变时的角度变化,使电缆的水平投影长度随之变化,达到吸收桥梁收缩的目的。第一底架与伸缩缝左侧桥梁固定后,通过伸缩缝后,伸入伸缩缝右侧桥梁处,并由伸缩缝右侧桥梁上的滑动托板和滑动支承板加以支撑,第一底架可与滑动托板和滑动支承板发生相对运动;第二底架与伸缩缝右侧桥梁固定,连杆机构两端铰链分别连接在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上,连杆绕铰链转动,弹簧钢板支撑固定电缆,使得桥梁在伸缩缝最大开口时,避免了电缆因重力下垂,在伸缩缝最小闭口时保证了电缆弯曲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1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显示、过滤材料可再生的空气净化头盔
- 下一篇:二次包装机集包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