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同轴线和悬置微带线转接的过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1780.5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0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卜刚;邹鹭;邹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市华颖泰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08 | 分类号: | H01P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同轴线 悬置 微带 转接 过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悬置微带线和同轴线转接的过渡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微带线和梯形悬置微带线进行过渡的转接结构。
背景技术:
悬置微带线是一种利用空气腔作为微带线基材介质的特殊微带线结构,除了普通微带线设计方法成熟、加工工艺简单、性能一致性好的优点外,这种结构的微带线具有较低的损耗,因而在损耗敏感的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然而,由于空气腔中的悬置微带线等效介电常数很低,相对于微带线结构,同样特征阻抗的悬置微带线宽度更大。悬置微带线结构的产品在测试和使用时需要与相同特征阻抗的同轴线相连。由于二者宽度相差很大,在接头处不连续,产生比较大的反射,影响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利用微带线和梯形型悬置微带线进行过渡的转接结构。该方法利用相同特征阻抗的微带线作为悬置微带线和同轴线之间的过渡,减弱了接头处的不连续性,从而减小了接头处的反射,保证产品的性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用于同轴线和悬置微带线转接的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同轴线和悬置微带线之间加入一段相同特征阻抗的微带线和一段等腰梯形悬置微带线的过渡结构,并且等腰梯形悬置微带线的高与悬置微带线腔体高度相等。在悬置微带线和同轴线之间加入一段具有相同特征阻抗的微带线,由于在相同特征阻抗下,微带线的宽度远小于悬置微带线,与同轴线的尺寸更为接近,因此可以减小接头处的反射,保证产品的性能。另外,由于相同阻抗的悬置微带线和微带线的宽度差异也很大,因此在二者之间添加了一段等腰梯形的悬置微带线进行过渡,梯形的高与悬置微带线空气腔高度相同,这种结构可以减小悬置微带线与微带线之间的不连续性。未添加过渡结构的悬置微带线与同轴线转接三维模型如附图1所示,添加过渡结构的转接三维模型如附图2所示。附图3是反射系数的三维仿真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射系数最大处减小了约7dB,即此种过渡结构减小了两种传输线转接处的不连续性,减小了二者之间的反射。
附图说明:
附图1无过渡结构转接三维仿真模型
附图2有过渡结构转接三维仿真模型
附图3反射系数三维仿真结果
附图4过渡结构俯视图
附图5过渡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利用计算公式,推导出与悬置微带线相同特征阻抗的微带线尺寸
2、在微带线与悬置微带线之间加入一段等腰梯形的过渡悬置微带线结构,如附图4所示,图中标号1指同轴线内导体,它应焊接在图中标号2所指的微带线铜箔上。图中标号3所指的即为等腰梯形悬置微带线结构,梯形的高h应与悬置微带线空气腔高度h相同。图中标号4所指即为电路中需要的特定特征阻抗的悬置微带线。
3、附图5是过渡结构的剖面图,在图中标号5所指的基板的另一侧,标号6所指的微带线的地平面应与标号8所指的同轴线的外导体相连接,同时,同轴线的外导体还应与标号9所指的悬置微带线的金属屏蔽盒短路,共同构成电路的地平面,图中标号7指的是同轴线的绝缘介质。标号10所指的是输入端口,标号11指输出端口。对三维模型进行仿真后发现,添加过渡结构使得输入端口的反射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市华颖泰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市华颖泰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1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频卫星讯号接收装置
- 下一篇:基于交指耦合的共面波导超宽带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