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乙烯玻纤缠绕结构壁管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2572.7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韩路平;刘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业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24 | 分类号: | F16L11/24;F16L1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缠绕 结构 管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管材及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聚乙烯玻纤缠绕结构壁管材。
背景技术
目前,聚乙烯管材已成为继PVC之后,世界上消费量第二大的塑料管道品种,广泛用于给水、农业灌溉、燃气输送、排污、矿山砂浆输送等工程及油田、化工及邮电通讯等领域。在城市的下水管和排水工程等许多领域中,带加强筋的塑料管材的使用越来越多。排水管内部无压力,为提高抵抗外来压力、冲击的性能,在管壁外周设置不同形式加强筋。常用带加强筋的塑料管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直接挤出成型方式制成,最具代表的是双壁波纹管;另一种是以螺旋缠绕成型方式制成,代表是双重壁管、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和钢带螺旋缠绕波纹管等。
其中,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结构型式通常为内壁层是连续平顺的表面,外壁层则为包覆有聚丙烯骨架管的螺旋形肋管;或内表面光滑,外表面平整,管壁中埋螺旋型骨架管的管材。当前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存在原材料消耗多,缠绕时间长,产品重和成本高的不足。如果能够去除辅助支撑骨架管,又能保证肋管形心距高度,就可大幅减轻管材重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并降低成本。
玻纤具有耐腐蚀性能好、抗老化性能、耐热性能好、抗冻性能好、重量轻、强度高。强度可以与高级合金钢相比而硬等性能优势。在航空、火箭、宇宙飞行器、高压容器以及在其他需要减轻自重的制品应用中,都具有卓越成效。目前,还没有将玻纤应用于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中的先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乙烯玻纤缠绕结构壁管材,其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经纬向高度抗拉力特性,无需骨架管,原材料消耗少,加工时间短,产品重量较轻,成本低,刚度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乙烯玻纤缠绕结构壁管材,由内壁层及外壁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内壁层为由上、下片状聚乙烯条带中间加玻纤料带形成的复合料带螺旋缠绕在滚筒模具上,且各相邻复合条带边缘依次相互搭接融合形成的连续实壁管;所述外壁层由外、内管状聚乙烯条带中间覆盖玻纤料带螺旋缠绕于内壁层外表面所形成的外凸加强筋构成,且该外凸加强筋螺旋跨压于内壁层的各相邻复合条带边缘的搭接融合缝处。
一种聚乙烯玻纤缠绕结构壁管材,由内壁层及外壁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内壁层为由上、下片状聚乙烯条带中间加玻纤料带形成的复合料带螺旋缠绕在滚筒模具上,且各相邻复合条带边缘依次相互搭接融合形成的连续实壁管;所述外壁层由外管状聚乙烯条带覆盖玻纤料带螺旋缠绕于内壁层外表面所形成的外凸加强筋构成,且该外凸加强筋螺旋跨压于内壁层的各相邻复合条带边缘的搭接融合缝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聚乙烯玻纤缠绕结构壁管材,去除了原有聚丙烯骨架管,采用玻纤条带,保证加强肋管形心距高度,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产品的重量降低20%以上,且使原材料消耗少,产品的成本低,而且使管材内应力大大降低,既降低了消耗又提高了环刚度,环柔度和抗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挤塑机的口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二挤塑机的口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二挤塑机的口模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
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口、2-外壁层、3-内壁层、4-承口、5-外管状聚乙烯条带、6-玻纤料带、7-内管状聚乙烯条带、8-片状聚乙烯条带、9-玻纤料带、10-下片状聚乙烯条带、11-第一挤塑机的口模、12-上片状聚乙烯条带出口、13-玻纤料带出口、14-下片状聚乙烯条带出口、15-第二挤塑机的口模、16-外管状聚乙烯条带出口、17-管状玻纤料带出口、18-内管状聚乙烯条带出口、19-第二挤塑机、20-第一挤塑机、21-第一压轮机构、22-第二压轮机、23-滚筒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业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业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2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