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滤器总成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3027.X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兵;杨凯;黄进;朱帅;杨德银;张鹤;何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 | 分类号: | F02M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器 总成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空滤器总成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汽车空气滤清器简称为空滤器,主要负责清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中的微粒杂质,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现有的空滤器结构通常由上壳体、下壳体和滤芯组成,下壳体上设置有进气管,上壳体上设置有出气管,上下壳体通过螺栓连接。由于空滤器需要配合布置在空滤器的进出气管上的谐振腔来进行合理降噪,因此需要在空滤器的进出气管路径上预留较大的谐振腔布置空间,而空滤器的进出气管在发动机舱内预留的布置空间较小,谐振腔易与发动机舱内的其它部件相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谐振腔布置合理,不易与发动机舱内零部件干涉的空滤器总成,及采用了该空滤器总成的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滤器总成包括下壳体和谐振腔,所述下壳体上具有进气管,还包括内插管和谐振腔分支管,所述内插管自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处朝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延伸;所述内插管上设置有谐振腔分支管接口,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谐振腔分支管出口,所述谐振腔分支管的一端与所述谐振腔分支管接口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谐振腔分支管出口,与所述谐振腔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插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谐振腔分支管的管径。
优选地,所述谐振腔的壁与所述下壳体相贴。
优选地,所述内插管为一弯管,所述内插管位于所述下壳体的内腔中的开口朝向上壳体,所述谐振腔分支管接口位于所述内插管的弯曲处。
优选地,所述谐振腔分支管出口上设置有与所述谐振腔分支管的外壁相贴的套管。
更优选地,所述谐振腔分支管和所述套管间设置有密封圈。
更优选地,所述谐振腔分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套管相配合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包括上述的空滤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滤器总成通过内插管和谐振腔分支管的设置有效降低了空滤器的进气阻力,减小了谐振腔的体积,同时谐振腔分支管的设置使得谐振腔不用再设置在空滤器的进出气管路径上,避开了发动机舱内的其它部件,从而使空滤器总成在发动机舱内的布置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滤器总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滤器总成的谐振腔分支管连接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下壳体-10,进气管-101,谐振腔分支管出口-102,套管-103,密封圈-104,凸起-105,内插管-11,谐振腔分支管接口-111,谐振腔分支管-12,谐振腔-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滤器总成,包括下壳体10和谐振腔13,所述下壳体10上具有进气管101,还包括内插管11和谐振腔分支管12,所述内插管11自所述进气管101与所述下壳体10连接处朝所述下壳体10的内腔延伸;所述内插管11上设置有谐振腔分支管接口111,所述下壳体10上设置有谐振腔分支管出口102,所述谐振腔分支管12的一端与所述谐振腔分支管接口11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谐振腔分支管出口102,与所述谐振腔13连接。
内插管11使下壳体10内的气流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了空滤器的进气阻力,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了空滤器的噪音,减小了空滤器降噪所需的谐振腔的体积;谐振腔分支管12将内插管11内的气体分流至谐振腔13后进行降噪处理,再将降噪处理后的气体返流回下壳体10内,谐振腔分支管12的设置使得谐振腔13不再占用空滤器进出管的布置空间,而是可以靠近空滤器的壳体设置,并且谐振腔13设置在空滤器的壳体外部,不占用空滤器的内腔空间,保证了空滤器的过滤效率。
为了降低谐振腔分支管12占用空滤器内腔的空间,所述内插管11的管径优选地大于所述谐振腔分支管12的管径。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内插管的管径也可小于谐振腔分支管的管径。
为了进一步降低空滤器总成需要的布置空间,所述谐振腔13的壁优选地与所述下壳体10相贴。可以理解的是,谐振腔13的壁也可与下壳体10不相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可吸收氧化纤维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个高可靠性偏置电源